工程合同中间与最终结算属性设计[优质文档首发] 下载本文

工程合同中间与最终结算属性设计[优质文档首发]

中间结算与最终结算是分开设计或两合一设计数据结构,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计量工程数量的单据、结算合同清单的单据、计算合同支付项的单据是分开设计或结合考虑,也是必须考虑的事项之二。

在参考一些工程结算软件时,面向业主或总承包的软件,很多是:计量工程数量、结算合同清单、中间支付证书(应付)是分开三张单据的。如果每张单据通过流程审批,过程较长。并且如果审核后面的单据时,要重新核减数量,需要反审核前面的单据,比较麻烦。 所以,综合上述考虑,可以有多种选择:

(1) 中间计量单、结算合同清单、中间支付证书(合同应付款单)分开三张单据设计,中间计量单只针对工程性质合同使用;

(2) 中间计量单、合同结算单[结算合同清单与中间支付证书(合同应付款单)合并]分开二张单据设计,中间计量单只针对工程性质合同使用; (3) 上述三单据合并成一张单据设计,可以简化审批流程。但难以反映基于部位的精确计量计算,以及施工员的基于部位进行编制。 推荐:但本人推荐第(2、3)种方式,以前使用LIVEBOS开发的模型也采用此方式。实际上,可以按第(2)方式设计,但实际使用时,可以在(2)、(3)间由企业自主进行选择!即中间计量单可用也可不用,第(3)方式是(2)的简化版,也可以说没有第(3)种方式。

1)中间清单计量(仅适应:承包合同、劳务合同、专业分包等) 对于工程性质的合同,基于工程量清单进行计量,是结算的前提条件。在工程项目部,一般由于所管理分部分项的施工员编写中间计量单,一般仅计算工程数量,不包含单价。

计量的部位必须施工完成,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对承包合同计量更要求施工监理签字认可(签证),不同的细分行业(房建、市政、公路、铁路)可能对上述过程有下同的术语描述。

对其它类型合同(承包合同、劳务合同、专业分包等),可以不考虑使用本单据。

中间清单计量的属性设计如下:

基本属性:编码、中间计量名称、相关合同、计量期次、计量期间、评审状态、工程部位(WBS)、[本期次计量金额(元)、本期次计量说明]、附件。

工程清单:工程部位、编号、清单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备注;

2)、中间与最终结算的统一属性设计

基本属性:编码、合同结算名称、相关合同、结算期次、结算期间、结算性质[中间,最终]、评审状态、工程部位(WBS)、本期次结算金额(元)、本期次结算说明、附件。

工程清单:工程部位、编号、清单名称、单位、单价、本期次数量、本期次金额,[上期次末累计数量、上期次末累计金额、本期次累计数量、本期次累计金额]、{本期次调整金额、最终结算金额}、备注;

合同项目:编号、支付名称、单位、本期次金额,[上期次末累计金额、本期次末累计金额]、备注;

注明:[上期次末累计数量、上期次末累计金额、本期次累计数量、本期次累计金额]中的属性可以设计,也可以不考虑,建议尽量加入,提供操作人员参考!

工程部位(WBS)主要为工程性质合同使用,其它类型合同可以不考虑使用,或隐匿! 特别说明1:!!!

1)本期次数量、本期次金额,[上期次末累计数量、上期次末累计金额、本期次累计数量、本期次累计金额]属于期中结算字段!

2){本期次调整金额、最终结算金额}属于最终结算字段!当结算性质[中间,最终]选择最终时才出现上述两字段。

3)上述所有工程清单的中间与最终字段的设计,基于以下计算关系:即精确本期。

本期次金额=单价x本期次数量+{本期次调整金额}-----基于精度要求四舍五入。

本期次累计数量=上期次末累计数量+本期次数量 本期次累计金额=上期次末累计金额+本期次金额 上述方式产生下列问题:

本期次累计金额≠单价x本期次累计数量

累计误差=单价X本期次累计数量本期次累计金额-----需要在进行最终结算时进行调整!

在进行最终结算时,在本期次调整金额中手工填写单价x本期次累计数量本期次累计金额的差值,可以保证最终结算数据正确!

本方式是本人特别设计中间结算与最终结算两合一的方式,隆重推荐! 4)调整上述误差的另一种方式是:将有误差的清单项,重新录入/引入,仅填写本期次金额(误差),不填写本期次数量,金额可以正、负。由于一般软件设计,锁住了本期次金额不能编辑,必须设置一定的极限,有专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