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的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留孔引上来,同样应调整钢尺的温度及拉力误差,然后利用水准仪同层抄平。

5.3 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方案

本栋楼下大部分原地形为老土,局部一角位于后填土上,第三层土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土体厚6m,湿陷性黄土建筑类别丙类,基地采用强夯处理一遍消除湿陷性,处理范围为外周边基础边外扩3m,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1施工工艺

场地整平→测量放线→第一遍夯点施工→场地夯坑回填平整→测量放线→第二遍夯点施工→场地夯坑回填平整→第三遍满夯施工→场地整平→测量高程→竣工验收。

2工程主要设计参数

1>强夯锤质量10t,单击夯击能2000KN.m。

2>强夯前对拟建建筑物左下角回填土与老土相接区域对老土进行1:2逐阶放坡处理。

3>夯点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确定,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b.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c. 不应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4>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工程夯的施工检测要求同试夯。

3施工方法

(1)施工前,首先要对业主提供的坐标点进行复测,同时平整场地并测量地面标高,然后定位放线、布置夯点。

(2)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测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不被改变,保证每击均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同时测量锤顶面标高。

(3)司机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将夯锤中心对准第一个夯点的中心,对点误差控制在±15 cm内。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测出夯前标高(即标尺读数),将其数据记录在《强夯施工记录表》上,并测出夯点周围土的标高。司机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提升夯

25

锤至设计要求的高度后,起脱钩装置,夯锤自由下落。夯锤落下后,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测出第一锤的标高(在《强夯施工记录》上记下标尺读数),填入表内。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按照第1击的施工方法进行第2击……的施工。根据设计的夯击点数夯击,当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则完成了对该点的夯击。测量员计算出该夯点的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和累计夯沉量,填入记录表内。强夯机提锤移至下一夯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第一遍夯点施工。

(4)第一遍夯点完成后,用铲车回填石料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测量夯后标高,布置第二遍夯点,施工方法与第一遍施工方法相同。

(5)第二遍夯点完成后,用铲车回填石料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测量夯后标高.

(5)满夯施工:满夯采用2000KN.M 夯击能施工,满夯施工时,夯击数为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

4强夯地基质量验收标准

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措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2>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3>施工结束后,由业主单位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主1 控项2 目 一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检查方法 地基强度 地基承载力 夯锤落距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mm ±300 按规定方法 按规定方法 钢索设标志 26

1 般 2 项目 3 4 5 6 锤重 夯击遍数及顺序 夯点间距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kg ±100 称重 计数法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设计要求 mm ±500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5.4 基础施工方案 5.4.1 挖土方法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混凝土条形基础,需要采用机械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承台设计底标高为-1.8m,垫层厚度为100mm,因此基础承台部位理论实际开挖底标高为-1.9m。采用人工放坡开槽挖土,中间留土,放坡系数为1:0.5。具体深度依据实际基础到持力层的深度为止。

A. 基坑挖土前定出灰线,采用2台1.0m3挖机及人工同时配合开槽挖土,1:0.5留坡。

B. 机械挖至基础底标高以上200mm后,改用人工扦平,在施工中做到不超挖,挖土中对于坑底及不同标高区域采取后挖,控制相应的挖土深度,严禁超深、超挖。

5.4.2挖土标高控制

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基底200㎜处,余下土方改用人工修平至底标高,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5.4.3 挖土机械配备

本工程基坑计划共配置1m3履带式液压反铲挖机2台。如果工期要求调整,配置数量可按实际土方量作调整。

27

5.4.4 基槽验收及垫层混凝土施工

⑴ 垫层砼施工紧跟挖土工作之后进行,尽量减少基坑土体暴露面积避免土体扰动,随即会同建设单位、监理方及设计单位及时进行基坑验槽。

⑵ 垫层混凝土的持力层为③层土,开挖过程中对于需要进行基坑地基处理的,采用级配砂石回填,确保混凝土混凝土达到承载力要求。

⑶ 基础垫层混凝土模板采用10×10cm木方,垫层砼浇捣前应预先设定好标高,砼浇捣时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稍待收水后再用木蟹打磨平整。

C、基础模板工程

⑴ 基础模板均采用12mm厚镀膜竹编板模板拼装,局部木料补缺。

⑷ 所有模板支撑时将做到牢固稳定,横平竖直。上口标高将用水平仪复测准确。 C、基础钢筋绑扎

⑴ 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面定位放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⑵ 钢筋成型:所有钢筋成型均按图纸要求预先出具钢筋翻样加工单由现场料场进行预先加工成型。

⑶ 钢筋绑扎将按图纸要求进行,所有规格、尺寸、数量、间距必须核对准确。钢筋的接头形式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按规范规定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检复试。

⑷ 绑扎时将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⑸ 上下部垂直钢筋应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⑹ 基础底板钢筋应保证上层钢筋稳固、不浮动,及各部位保护层的大小,特别注意与土壤接触处的钢筋保护层。

⑺ 基础钢筋绑扎中要注意墙体筋、柱子筋、楼梯起步筋的插筋位置。施工缝不锈钢止水片要求安装牢固,接茬处满焊,并居止水片中间放置。

D、基础砼浇捣:

⑴ 本工程基础浇捣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到施工现场。

⑵ 浇筑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及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

28

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⑶ 浇捣应分皮进行,第一皮浇至压蹋脚面,余下部分视基础梁高平均分皮进行,以防混凝土从压蹋脚面溢出,但上皮混凝土必须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一次浇筑高度不允许超过500mm。

⑷ 混凝土浇捣标高控制:在浇捣基础混凝土时,事先在基础梁模板上设置好标高控制点标记,特别是基础底板压蹋脚面混凝土标高控制,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指派专人负责基础梁压蹋脚面混凝土收头工作。

⑸ 每台泵管配φ50高频振动棒4根,随同混凝土浇捣振动,振动棒必须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得大于400mm。振动棒头必须探入下皮混凝土50mm左右,在施工中备用2根振动棒。

⑹ 混凝土入模后振动机紧跟其后,同时对流淌部分的砼进行跟踪振动密实。混凝土表面用刮尺刮平,稍待收水后再用木楔分二次打磨平整,对阴角处散落砼及浆液应及时清理干净。

⑺ 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进行养护工作,可采取覆盖一层薄膜加两层草包进行养护。

5.5主体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承受上部包括施工荷载在内的全部荷载,模板工程所用材料必须认真检查选用,模板应具有制作、安装、拆除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前,应在下达任务书的同时,由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根据翻样图交代清楚轴线关系、尺寸、标高、预留洞及预埋件等,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的规格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或拆除,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操作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施工注意事项。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连结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连接,对木支撑纵横方向应加强钉拉杆,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把钢管扣成整体排架。

a、支撑系统

全现浇钢筋砼梁、板、支架用Φ48脚手钢管,结合门架早拆支撑,同时也作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