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_1 下载本文

配套K12教育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蒹葭》主题的多义性和主题升华的意义

掌握《蒹葭》的艺术特色

理解《蒹葭》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蒹葭》主题的多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蒹葭》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作用

【知识链接】: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现存305篇。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诗歌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可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个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是直接铺陈叙事;”比“就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艺“。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者为物,瞬息消亡。霜者,露所凝也。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睎“”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也! 【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流程】

一、与诗人邂逅——大声的朗读

听过朗读录音,大家仔细练读并为我划分节奏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导学案2、这首诗的韵律、节奏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根据下列老师的提示想一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蒹葭萋萋白露未睎;道阻且跻;白露未已;在水之涘 《蒹葭》导学案

j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道阻且长;蒹葭萋萋白露未睎; 道阻且跻;白露未已;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苍苍、萋萋、采采

多次出现“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道阻……”还有“宛在水中……”

同学们你发现老师找出的这四类句子每一类都有什么共同点了吗?二、与诗人研讨——用心的赏读

请同学们再读《蒹葭》,同时在脑海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并结合诗歌谈一谈诗中的“痴情者”你欣赏他哪一点?三、类文赏析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国风.郑风.子矜》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糜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诗经.小雅.采薇》我的收获:

配套K12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