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

漏点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确认安全系统已经投用。

, 吸收解吸、稳定两塔升温。按正常步骤启用解吸解吸塔再沸器(E-205)及稳定

塔底再沸器(E-209),进行两塔升温,注意升温速度要慢,一般不应超过30? /h。升温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吸收剂循环量,保持两塔液位稳定,如果塔液位低 于20%,应及时启动反应液泵及不合格汽油泵向系统补充汽油。吸收解吸塔底 升温至100?左右,稳定塔升至150?后,停止两塔升温,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如果稳定塔回流罐液位上涨,可以启动回流泵,使该塔保持在最小回流下的全 回流操作。

, 确认轻芳烃分馏塔(T-203)氮气置换合格,安全系统已投用,公用工程系统已

投用。

, 打通轻芳烃分馏塔进料流程:稳定塔底?E-210管程?FC-2014?轻芳烃分馏塔 (T-203)?轻芳烃分馏塔(T-203)底?轻芳烃分馏塔底泵(P-205A/B)?重 组分水冷器(E-213)?LV-2005?不合格汽油储罐。注意产品线及开工循环线 盲板的位置,打通不合格线盲板,产品线加装盲板。

, 打通轻芳烃产品及回流线流程:轻芳烃分馏塔(T-203)顶?轻芳烃分馏塔空冷 器(A-202)?轻芳烃分馏塔水冷器(E-212)?轻芳烃分馏塔回流罐(V-203) ?轻芳烃分馏塔回流泵(P-206A/B)?FC-2018(及LV-2006)?T-203(不合 格汽油罐)。

, 轻芳烃分馏塔建立全回流操作。再次确认各冷却器循环水是否正常。投用塔顶

压力控制器PC-2008,向系统引入氮气,稳定后将PC-2008投入自动操作,压 力控制在0.05MPag。缓慢开启跨线阀门,缓慢向轻芳烃分馏塔(T-203)进料,

调整进料量为设计负荷的40%,塔底液位升至40%时,按正常程序启用塔底再 沸器(E-211),缓慢升温至200?(这个温度的高低要看外购汽油的馏程), 升温速度控制在30?/h。升温过程中,当塔顶回流罐液位升高时,启动塔顶 - 11 -

回流泵将物料返回塔内,建立正常回流,调整塔底温度使各液位及压力保持稳 定。回流及塔底液位稳定后,可以分别向界区不合格汽油罐采出轻芳烃及重芳 烃。

, 至此精馏部分已经实现了长循环的过程。注意调整界区不合格汽油泵到V-201

-201液位稳定。稳定塔保持全回流操作,轻芳烃分馏塔逐渐调的流量,保持V 整为正常操作。操作时,要密切关注各塔液位,严禁罐、塔出现抽空损坏设备 及冒罐的情况。

, 系统稳定后,组织人员检查设备、管线的密封情况,消除漏点,将各仪表及调

节阀调校至设计要求,流量计要准确。重点检查换热设备的泄漏情况,浮头式 的换热器要检查内部浮头的密封情况,防止内漏。

, 当精馏及干气分离全部运行稳定且装置无漏点后,可以进行反应系统的投料工

作。

4.2 反应系统初次开工程序 .2.1 催化剂投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4.

催化剂投用之前必须再次确认如下条件(反应系统):

? 设备、仪表、管线等应全部安装完毕,吹扫、气密、氮气置换合格且处于完好可投用状态。 ? 各压缩机组单机及联动试车完毕,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 对装置安全阀、储罐呼吸阀等进行检查,动作压力、容量要符合规定,安装位置要符合工艺

图纸上的位置。打开安全阀的前后阀及所连排放总管的阀门。火炬系统已调试合格,长明灯已点燃,

火炬总管已进行氮气置换并分析合格。

? 泵、风扇、电机已进行过试运转,处于可投用状态。

? DCS组态联校完毕并正常投用,仪表、报警联锁装置已可以投入正常运行。 ? 公用工程已可以投入正常运行,燃料气已引至炉前。

? 冷却水以低流量在所有水冷器中循环,加热炉锅炉水已正常在炉内循环。 ? 氮气系统在运转,装置已氮封。

? 仪表风系统正常运转。 ? 蒸汽、冷凝水系统正常运转。 ? 电力系统供应保证。

? 确认消防设备完好可靠,处于备用状态。 ? 所有盲板均处于正常位置。

? 除公用工程系统外,确认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 12 -

4.2.2催化剂的干燥

催化剂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吸收了少量的水份,如果不脱出这部分水份,在催化剂高温投料时,可能对催化剂的性能造成影响,如出现选择性下降、转化率降低、强度下降甚至出现爆裂粉碎现象。同时,干燥升温的过程也是高温检漏的过程,可以发现在低温下不能发现的漏点。因此,在催化剂投料之前,应对催化剂进行干燥处理。

4.2.3升温及干燥步骤

, 将所有反应器系统改为催化剂再生的流程,并用氮气将系统充压至再生气压缩

机入口所需的压力,并保持压力的稳定。

, 投用再生系统所有的冷却换热设备,并保持他们运行正常,按正常步骤开启再

生气压缩机,调整出入口流量,并保持流量的稳定。为了节省燃气,再生气压 缩机的流量可以调整到设计流量的30-50%,注意将返回量调整到合适位置,防 止压缩机喘振。

, 现场手动调节各反应器的入口流量,应尽量使各反应器通过的气体量保持基本

一致,压缩机运行稳定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如果流量无法控制,则需要单台

轮流干燥。

, 按正常步骤点燃所有进料加热炉的长明灯,观察加热炉出口物料的温度变化情

况,待温度稳定后,如果温度未达到120?,则点燃相应的火嘴,注意在点燃 主火嘴时,一般应对称点燃,同时保持升温速度不超过30?/h。

, 调整燃料气流量使反应器入口温度稳定在120?不变,在此温度下恒温6小时。

, 按正常步骤以不超过30?/h的升温速度将反应器温度升至400?,待温度稳定 后,恒温5小时。注意当温度升至200?及300?时应联系保运队伍对高温部位 进行热紧。并对高温部位进行重点检漏,确认无泄漏后再继续升温。 , 按正常步骤以不超过30?/h的升温速度将反应器温度升至450?,待温度稳定 后,恒温6小时。

, 在恒温脱水的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循环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的液位,并自底部

排水,记录排水量。如果在某一恒温段结束时,罐底部仍然有水排出,则应延 长该恒温段的时间,直至没有水排出为止。

, 干燥结束后不要立即降温,应请示生产调度下一步是否进行原料的投入。如果

下一步要进行开工工作,则应保持温度不变,等待生产指令。如果不投料,则 可以进行降温,为了保护反应器及催化剂,反应器温度200?以上时,降温速 度不能超过50?/小时,200?以下时,可关闭火嘴及燃料,等待系统自然降温。 - 13 -

温度降至80?以下时,停止再生气压缩机的运行,系统氮气保压,流程不变。 4.3 投料及全装置调整

, 维持干燥系统状态不变,检查系统是否具备投料条件,包括是否出现漏点、炉子内衬是否有脱落的现象、炉管是否正常、反应器是否正常等。确认正常后,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 按上述的正常步骤停止备用反应器的运行并降温,保持备用反应系统在再生流程并确认盲板已加装。

, 逐步关小待投料反应系统加热炉燃料气阀门,但应保持火嘴不能熄灭,将炉膛温度尽可能降到300?以下,如果不能降到300?,可以考虑熄灭部分火嘴,注意降温速度要缓慢。

, 停止再生气压缩机的运行。稳定后将系统压力降至0.1Mpa。卸压过程中注意系统必须保持正压,否则空气容易进入系统,如果空气不慎进入系统中,必须重新进行氮气置换的过程,直至氮气置换合格。如果条件允许,系统压力可以降的更低,这样可以减少对气相产品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