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先生,容忍与自由 下载本文

读胡适先生《容忍与自由》有感

近来闲来无事坐在书房,以前没有读过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复活》等书再读来仍然饶有兴致,小说的故事总是那么令人着迷。也有非小说的,不经意间瞥见书角一本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翻阅了一下午也很惬意。

胡适先生,是我敬仰的先生。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于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贡献。一生坚持民主自由理想而不辍,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及五四运动核心人物,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进程。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同时,他用自己推行的白话文,开启民智,身体力行地去追求民主,是世代青年的榜样。《容忍与自由》是先生的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先生的经典杂文,行文流畅,说理深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以前读胡适先生的书,多半是因为老师的作业的缘故,也因为年龄的限制,我对先生文意的理解总不尽其然,感触没有那么的多倒是其次,关键是读着读着没有感到那么的贴切。

而今再读《容忍与自由》,心情已全然不一样了。全书文意显然,我好像看到先生反复再说:“我年纪越大,越感到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这使我想到高中放学后中老师常把我留下给我传授写作文的要领时告诫我的话:“要入格,方能出格,想出乎其外,就要先入乎其内。”我想这就可以作为我对“容忍与自由”的理解吧。

古代的文学大家,闻名世界的撞人墨客,往往也是文体格律的专

家,尤其是对文章的格式和套路研究得极其的深的孔老夫子也说,到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前面的五六十年十年都是在小心翼翼、谨谨慎慎地治学为人,不越雷池,不擅目发挥。孔圣人的学说也并非是生前自己编著而成的书,而是由三千弟子或七十二贤人代劳的。这也可以作为“容忍与自由”的理解。

容忍就是虚心学习的阶段,要印在模子里先把它学个形似,再跟着模子学个神似,扔掉模子后才能神形兼备,而后再求风格独立。曾经听说郑板桥学写字,临摹了很长时间,非常辛苦,痞寐不忘,以至于夜半三更梦中临帖,在老婆身上划来划去,闻妻娇声言:“人各有体!”而后顿悟,开创了著名的“板桥体”。于是乎后人就以“人各有体”的故事来教育人保持个性和勇于创新。但是却否定、至少在宣传有意无意地弱化和忽略了摹”的作用。

教育的受众在学习的初期往往是片面的,拿学数学的学生来讲,一个定理,一个推论,其结果往往被他们牢记,而推理论证过程大多是记不住的,时间一长就忘得干千净净。所以一味强调“人各有体”一定是对“临摹”有着极大的否定意义的,就很容易把受教育者引入一个“单纯片面”的错误思维里。殊不知,郑先生若少却了广泛临摹的“容忍”经验,便极有可能没有机会达到后来“创体创派”的“自由”状态的。

容忍是一种成长。基本上,人类喜同而存异,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不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绝大多数人的暴政都是因为“孰能忍,孰不能忍”这股气来干的。一切对异端、宗教自由、思想言论的压迫残害

禁止,都源于此。

容忍的态度,就是求同存异,承认世界上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存在,承认“我们主张并不绝对正确,更不能以此压迫任何其他存在”。容忍他人是自由意志和行为的前提。人愈到晚年愈显温和,先生的那句“不觉不自由,也就自由了”真的很精辟!

在微博、微信、知乎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兴起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本来是好事的,但是却凭空多了许多争论,有时候过激到人身攻击,甚至需要法律援助。借用先生的《容忍与自由》,我们需要的一点点理性和正能量的传递。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人也应该尊重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

容忍,就要先尊重。尊重这个世界与你意见不同的群体,尊重别人独立思考的权利。再理性、不急、不闹、不让自己和别人不开心,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拿夏天吃西瓜来说吧,切成两半的西瓜,有的人喜欢从中间开始吃,有的人喜欢从两边开始吃。喜欢从边上开始吃的人不应该针对喜欢从中间开始吃的人,这个是常理,大家多半都能做到。但是,这时候却蹦出来一个人吃西瓜也吃西瓜皮,有点过于另类了吧。这时,他就会被吃西瓜不吃西瓜皮的人群聚焦起来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媒体上攻击。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啊,人家吃个西瓜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合情合法合理,你可以去讨论的是:向他取取经是不是吃西瓜皮美容养颜?会不会容易消化啥的......

一个人的不容忍,可能带来他周围人的不快乐;一群人的不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