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北站进出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一、工程概况 (一)、道路

货运北站进出场道路工程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包括南北向路以及环区南路两条道路。南北向路南起货运北站环区南路,北至旅游公路(骆观线),道路全长约为1127米,路宽36米,其中包括1座桥梁及1座涵洞,环区南路西起货运北路出站道路南北向路,东至36m规划道路,全长约为1083米,路宽36米。路规划路幅宽度 36米,规划标准断面为 3米人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11米车行道+2米中央绿化带+11米车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工 程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 6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

(1)横断面布置

本工程标准横断面宽为 36 米:3米人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11米车行道+2米中央绿化带+11米车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2)路基路面工程

a、本工程道路填方高度控制在1.0~1.5m 左右,根据多年的地区的路基填筑经验,在这些区间配合必要且简单的处理方法以及合理的工期可很好的控制工后沉降量和沉降不均匀量。

针对工程围不同路段的具体状况,给出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量。

结合钢塑格栅铺筑的方法,受力均匀,底层稳定,不易产生侧移和深陷的情况。 (b)填河段地基处理:道路红线填河段处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位置,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道路红线外填河段采用抛石处理。

(c)新老路基衔接处理方案:

新建沥青砼道路与现状沥青砼道路之间的路基衔接处理如下:老路基自新路结构层底面标高起如图设置台阶,新铺设的结构层分阶伸入填筑压实,并铺设钢塑土工格栅以控制新老路基沉降差异,铺设位置如图所示;同时在沥青砼下面层顶面铺设聚酯玻纤布。结构如图:

d、车行道结构: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型)、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 聚酯玻纤布 热沥青粘层

8cm粗料式普通沥青混凝土(AC-25C型) 1cmMS-3下封层 液体沥青透层

15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水泥含量5.5%) 7天抗压强度≥3.5Mpa

20cm水泥稳定层碎石下基层(水泥含量4%) 7天抗压强度≥2.5Mpa

30cm塘渣上垫层(最大粒径≤15cm) 40 cm塘渣上垫层(最大粒径≤15cm) 塘渣填筑路基(最大粒径≤30cm) 处理后地基 e、人行道结构层

6cm彩色荷兰型通体材质地面砖(15*30cm) 3cm1:2干拌水泥砂浆 15cmC20水泥混凝土 10cm碎石整平层

30cm塘渣垫层(最大粒径≤15cm) 塘渣填筑路基(最大粒径≤30cm) 处理后地基 二、施工安排

道路工程的施工总体安排如下:

1、根据本工程道路的特点,施工总体方案的制定在考虑工序合理搭接、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通组织对整个工程工期的影响。进场后,利用下应大道、后应路、盛莫路做场外交通主道路,组织力量抓紧路基清表、塘渣填筑工作,为排水管道整体施工提供施工便道。其它工程在工序合理搭接的基础上平行交叉施工。

2、实施机械化施工组合作业,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案。 ⑴路基清表采用履带式挖掘机,推土机。

⑵路基填筑采用推土机、重型压路机、配备洒水车。人行道基层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

⑶车行道水泥稳定层材料采用厂拌,灰土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 ⑷沥青砼路面沥青材料采用厂拌,沥青摊铺机摊铺,双光轮压路机碾压。

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基施工

本工程路基施工大致分为二种情况:农田路段路基施工;填河段路基施工。现状为农田部分,进场后需挖方清表,清除草根、植被残根、耕植土等,应先挖除上层腐植土至黄褐土(清表不小于30cm)再回填塘渣;对于填塘段必须全部清除淤泥后挖至原状土,按要求进行填河段处理。本工程地基回弹模量取8Mpa,挖方路基底部宽度两侧大于垫层宽度1m,并在路基两侧挖排水边沟,边沟横断面为倒梯形,上底宽40厘米,下底宽30厘米,深30厘米,坡度1.5%,路基积水经边沟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当自然横坡≥1∶5(包括道路纵横方向)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每级宽2m,向

反坡3%。若分几个作业段施工,则先填地段应分层留阶,台阶宽度≥1.0m,填筑路基时应控制填筑速率,加强对沉降的观测,每填筑一层后应监测一次,路堤中心线的地面沉降速率不大于1.0cm/d,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d时才可以进行下一层填筑;监测每200m设置一个监测点。填基路基在清表后分层填筑压实,填基前对清表后的地表土进行翻晒压实,不带水压筑。土基压实度达到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要求。路基清表、排水、晾晒后并进行检查复测、碾压。测出土壤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路基进行整改。

道路沿线如遇下卧的黄灰色软塑状粘土(集中于暗浜),采用清淤换填法处理,即清除淤泥,利用3Ocm~50cm的大塘渣由路基中部向两侧抛填挤密,铺筑至垫层底后用较小粒径的塘渣垫平,并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控制压实度达到93%(重型击实标准),再在其上填筑垫层。

新老路基衔接处沉降差异的控制处理:老路基自新路基结构层底面标高起,以30cm为层高挖出两阶50cm宽的台阶,新铺设的结构层分阶伸入填筑压实,并在各层底部铺设钢塑格栅,以控制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本工程与现状盛莫路、人民路、下应大道砼快车道边线相接,老路基自新路结构层底面标高起,以30cm为层高挖出三阶50cm宽的台阶,新铺设的结构层分阶伸入填筑压实,并在各层底部铺设钢塑格栅,以控制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

填河段地基施工方法如下:

1、具体处理方法:填河段围边缘在道路红线外,先需从填河段边缘外7m外进行填河筑坝至处理边缘,然后进行压实。抽干坝积水,将河底浮泥全部清除,挖至原状土,河床底部均用直径30~50cm的坚硬石块从路中向路侧抛填,每抛一层石块后,清除翻挤至路侧的淤泥,石块之间的空隙用级配良好的石渣填隙。抛填至稳定(无弹簧土现象)后顶部用级配碎石整平,填河段边缘外7m区域回填工程余土,压实,再开挖台阶,按1:2.5挖成台阶(宽0.5m,高0.2m)分层夯填级配碎石,用土工格栅与河岸土体锚固。

2、钢塑土工格栅技术要求和施工要点

(1)土工格栅抗拉伸屈服力≥50KN/M,纵、横向标称抗拉强度的伸长率≤13%,纵、横向2%,伸长率时拉伸力≥17 KN/M,5%伸长率时拉伸力≥34 KN/M。

(2)平整碎石层后,摊铺土工格栅,应拉直平顺、紧贴垫层,不得出现扭曲、

褶皱、重叠;

(3)为保证土工格栅整体性,土工搭接0.3m,搭接入用铁丝绑扎; (4)当上、下铺设两层土工格栅时,上下层接缝错开宽度不小于0.5m; (5)土工格栅加强肋应垂直道路行车方向铺设,中间用铁丝绑扎,端头采用U型钉固定。

三、塘渣基层

1、本工程道路垫层采用塘渣垫层,上下垫层间设置双向土工格栅。材料要求:粒径不超过200(150)mm,通过100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80~90%,通过50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50~70%,且需级配连续,最大含泥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垫层用塘渣回弹模量不小于80Mpa。在施工中,车行道塘渣垫层分两层摊铺和碾压,上层控制最大粒径为150mm,下层控制最大粒径为200mm。人行道塘渣垫层直接一层摊铺和碾压。

塘渣垫层填筑时控制填筑路基速率,加强对沉降的观测,路堤中心线的地面填沉降速率不大于1.0cm/d,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 /d时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填筑。监测时每200m设置一个监测点。填基段对垫层以下路基同样实施观测。

2、塘渣基层的填筑作业

⑴、塘渣填筑采取水平分层法,即填筑时按路堤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往上填筑,松铺厚度不大于35cm,压实后不大于30cm。配备推土机进行摊铺,并配合足够人力。粗细颗粒做到分布均匀。当石块含量较多时,石块间隙需要以小粒径塘渣铺撒填充。

⑵、塘渣路基的压实,应采用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⑶、每层塘渣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形,任何出现不规则或凹陷的表面应采取挖松、添加、移去或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证表面平整和均匀。在检验时发现塘渣层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或弯沉要求,需分析原因,如为含水量问题,可采取翻松加水或翻松干燥来调整其含水量,再重新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如为塘渣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调整采矿地点。塘渣垫层回填时,同路基一样设置沉降观测点。填筑塘渣采用压实度检测比较困难,改用固体体积率法,其要求如下表:

填挖类型 填方 深度围 0~80cm 固体体积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