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释题
1请画出五行相生相克的五角星图,并在各顶点标出对应的五行和脏腑名称、
2请连线,正确标明下面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所主病的对应关系。
青色 主虚寒证,血虚证 黄色 主湿证、虚证
赤色 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白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黑色 主热证
3将下列临床表现合理辩证,给与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表证、里证结论。
1)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2)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证。
3)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4)壮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口淡多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呕恶,苔厚脉沉。 5)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6)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结论:1)虚证 2)表证 3)热证 4)里证 5)寒证 6)实证
阳证 发热、口渴、脉数(快)等。
阴证 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
2阳代表事物的 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 3阴代表事物的 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
简答题
1“证”与“症”的概念有何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2八纲是指什么?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3阴证是指什么?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概属阴证范围。
4阳证是指什么?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概属于阳证范围。
5温热病按照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是什么?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6证和病二者的关系怎样?严格说来,证和病的概念不同,证是证候,是指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及邪正斗争强弱等方面情况的病理
概括。而病则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正邪相争为基本形式的病理过程。
7病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应以四诊、辨证、立法、处方等为重点。
8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分为哪几种气,简述其中两种。
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1)元气 元气又名真气、原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
2)宗气 宗气为后天之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运化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
3)营气 营,有营运和营养两种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
4)卫气 卫有保卫、卫护之义。卫气亦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的剽悍部分。
26试分别解释体质、素质和气质。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气质,在现代心理学中为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称。 9中成药有哪些剂型,试例句出5种。汤剂、散剂、丸剂、片剂、冲剂、膏剂、丹剂、针剂、酒剂。
10试举出2种中草药的功能与主治。 11试举出2种中药方剂的功能与主治。
12外感头痛针灸应当取什么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
13腰痛针灸应当取什么穴?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配穴:寒湿腰痛者,配腰阳关;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督脉病证者,加后溪;足太阳经证者,加申脉。
14不寐(亦称失眠) 针灸应当取什么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
15感冒针灸应当取什么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气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16胃痛针灸应当取什么主穴?足三里 内关 中脘。 17牙痛针灸应当取什么主穴?合谷 颊车 下关。 18推拿作用原理是怎样的?
29十二经脉是指哪些?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亦可用下表表示: 十二经脉名称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 手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前线 上肢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