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下载本文

一个人的遭遇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战争,是老一辈人脑海中灰色的记忆。但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缺少对战争苦难的了解和体验。而《新课标》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一个人的遭遇》正是实现这一良好教学效果的载体——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2、《考试大纲》中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本文的艺术感染力,离不开一个“情”字——失去亲情的悲痛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希望通过学习文章中感人的细节描写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逐步实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教学目标。

3、《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篇小说让千千万万的读者倾倒的具体情况,只有通过阅读感悟,才能使其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心中。所以我在重视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解读感悟文本。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阅读感悟法、讨论法,以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是一篇重点课文。本专题“和平的祈祷”的设置,要求通过文本的研习,解读人物心灵世界,深入了解战争。所以这也成了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中的悲惨遭遇,情节曲折感人。但学生预习时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故事匆匆看完。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通过几处典型的细节描写的赏析,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和感悟成了重点。

2、学生在初中阶段,在记叙文写作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进入高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是切实可行。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的叙述风格;

2、通过细节描写的深入解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战争的苦难,体验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的创伤;

3、通过对本文细节描写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指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

4、引导学生正视战争带来的苦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进而珍视和平的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细节描写的深入解读,了解战争的苦难,体验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的创伤; 2、难点:通过对本文细节描写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感悟法和讨论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

2、通过几处细节的赏析,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3、通过片段写作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检验课堂吸收的效果。 七、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①小说是受到一个老兵的启发而创作的,用的是口述式的,作者创作时出现了“听故事人”,而本文是节选,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可能会有障碍,所以在布置预习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前文梗概。②布置思考题:你认为本文最为感人的描写有哪几处?找出来并请反复阅读。

2、做好课件(适当地插入图片,效果更为直观)。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篇小说,在莫斯科广播电台广播时,行人在街头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多少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它传到中国后也使很多人泪眼模糊,小说的译者草婴就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它就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那么小说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说,品读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 (二)具体研习

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对人物的性格、肖像、语言、行为、心理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事件所作的细腻入微的描写。(1997年0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任英年《论细节描写的运用》)

2、你认为本文最为感人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请学生自由发言,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以下几处)

⑴听到妻女被炸死时的细节描写; ⑵“我”与儿子最后的“见面”; ⑶收留“亲儿子”时的细节描写。 3、赏析细节

⑴细节一: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说话呐?!(请一位学生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思考一:“我”的伊林娜在车站上和“我”难舍难分,但“我”当时推了她一下。“我”当

时为什么推了她,而现在为什么又记忆犹新呢?

点拨:41岁的索科洛夫应征入伍,告别时妻子扑在他身上痛苦,火车启动了,他只得用力推开伊林娜。夫妻俩感情深厚。谁知这竟成了永别,在回忆中 “我” 因自己推了她一下而深深愧疚和自责。(学生其他的说法,只要不与小说的内容矛盾,也给予肯定。)

思考二:如何理解“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说话呐?!”

点拨:索科洛夫曾经希望妻子儿女支撑自己挺过俘虏营里的苦难,日日夜夜和他们说话鼓励他们自己会回来的。但现在才知道妻子女儿在两年前就被炸死了。心里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倒塌了,那是一种穿心的悲痛。

小结:这一处细节描写主要是“我”的心理描写,细腻又生动。这和小说的结构也有关系。因为小说中间部分是“我”即索科洛夫的自述,这保证了小说能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

⑵细节二:我摇摇晃晃,勉强站住脚跟。……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厉害吧。(请学生齐读)

思考一:这一细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运用了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加以细致地描绘写出了“我”失子的巨大悲痛。

思考二:在悲痛之中,索科洛夫为什么没有哭?

点拨:因为索科洛夫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请学生概括后再幻灯片展示) 逃出战俘营——得知妻儿被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

儿子找到了,他喜气洋洋。他曾经盼望儿子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自己有一个美好的“老头梦”,但是盼望到的不是凯旋的儿子,而是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的儿子的尸体。儿子本是他最后的“快乐和希望”,但现在被德国狙击兵给葬送了。心痛得厉害,却没有流泪。因为眼泪“在心里哭干了”。

⑶细节三: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哪儿还顾得到什么谷仓呢?根本把它忘掉了。(小组分角色朗读,然后请一小组表演)

思考一:如何理解在战争的年代索科洛夫领养孤儿的举动,以及凡尼亚认养父时的激动和狂喜呢?

点拨:那是对亲情的渴望,那是孤苦无依的人找到了依靠,那是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两颗心灵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慰藉。

幻灯片展示苏联德·勃拉果依的评论: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发,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的融合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实像一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思考二:索科洛夫在领养了凡尼亚之后就逐步淡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吗?

点拨:没有。从很多地方表现出来,如,这颗悲愁的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