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冬季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Ti――棚内温度5℃ 3、 混凝土入模温度T2 T2=T1-(aTt+0.032n)(T1-Ta)

=25.9-(0.1×0.3+0.032×1)〔25.9-(-35)〕=22.1℃ a――混凝土温度损失系数 取a=0.1 n――混凝土倒运次数 取n=1 Tt――混凝土从运输至入模时间 取Tt=0.3h Ta――混凝土运输时的外界气温 取Ta=-35℃ 4、 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入模温度T3 T3=(CcMcT2+CfMfTf+CsMsFs)/(CcMc+CfMf+CsMs)

=(0.9×2400×21.7+0.48×320×5+0.48×50×5)/(2400×0.9+320×0.48+50×0.48) =20.4℃

Cc――混凝土比热容 0.9 KJ/kg×K Cf――模板比热容 0.48 KJ/kg×K Cs――钢筋比热容 0.48 KJ/kg×K Mc――每立米混凝土重量 2400kg Mf――每立米混凝土接触模板重量 320kg Ms――每立米混凝土接触钢筋重量 50kg Tf――模板温度 取Tf=5℃ Ts――钢筋温度 取Ts=5℃ 七、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浇筑

冬季混凝土浇筑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特别是混凝土搅拌以前各料加热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工作。

2、混凝土开盘以前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仔细检查,要确保施工

过程中的运行状态良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3、要根据需要掺用LNC-3泵送早强、防冻剂,一定根据外加剂的使用说明以及实验室提供配合比进行使用。

八、冬季混凝土施工具体养生方法

如果遇特殊情况,混凝土施工浇注完成,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30%,气温骤然下降,混凝土施工养生方法采用的是蒸气养生法,供热方式是蒸气锅炉供热,根据施工经验及有关资料可知,框架主体采用1.5t蒸汽锅炉即可保证养生温度的需要。冬期施工所有混凝土养生及拆模抗冻等均以同步养生试块的检测试验来决定,保证试块与所施工的混凝土是同步同条件的养生,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

九、冬季混凝土养生测温控制

(一)混凝土施工前及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与要求

1、混凝土施工前,应提前2天对砂石料进行送气加热,保证其在用料时的温度,要求混凝土施工前3小时由技术人员进行测温控制。水的温度在混凝土施工前2小时就进行加热,其加热原则同砂石料,但温度不可超过规范允许值,存放水泥与防冻剂的暖棚中应先放入温度计,施工前1小时掌握水泥与防冻剂的温度,从而保证水泥与防冻剂的入盘温度不低于+5℃.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部位及各环节的温度,要保证有足够的测温次数,根据测温情况随时调节水、砂石料温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砂石料每二小时测温一次,由于水需要不断添加,所以水温度设有专人随时测量,动态控制。测温结果要求显示在测温记录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混凝土施工后的养生测温控制

1、冬季混凝土养生,其测温点布置应全面,准确的反映养生的温度情况,应在混凝土结构迎风面、背风面、两侧及顶部均设有测温孔。

2、测温时,仪表应与外界隔离并留在测温孔内不小于3分钟,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及时做好测量记录,并规范操作人、负责人签字

制度。

3、测温前,要备齐必须的工具、文具,为正常的测温创造有利条件。 4、混凝土升温阶段非常关键,要严格把握升温的速度。其升温速度为不超过10℃/小时。根据这个升温速度的要求,混凝土养生升温阶段每小时进行一次测温工作,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严格控制升温速度。

5、当混凝土温度不再明显上升,此时已进入恒温阶段,其测温次数为每两小时一次,并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

6、混凝土受冻允许强度为设计强度的30%,当混凝土施工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混凝土便可撤去养生,此强度根据混凝土同步养生试块来测定。

7、混凝土恒温养护结束后,便进入降温阶段,降温阶段的降温速度不得超过5℃/小时,同升温阶段相当,要求每小时测温一次,严格控制其降温速度,直到防寒棚内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在15℃以内方可进行防寒棚拆除。

8、当防寒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在10℃以上时,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应用苫布给予覆盖。冬季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因此,冬季施工过程中进行温度观测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具体如下:

每隔2小时对施工暖棚测温一次;施工用水、砂以及碎石加热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每班至少测量四次。

(三)涵身及基础混凝土测温:

在冬季施工中,对于涵身及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预埋测温传感器,根据涵身及承台混凝土量合理布置测温孔,在浇注完成72小时以内,每2小时使用电子测温仪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控测量一次,与此同时,对混凝土的周边环境温度也进行测量。

1、掺防冻剂的砼,强度未达到3.5Mpa前,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以后每隔六小时测量一次。

2、采用蒸汽排管加热养护时,在升降温期间每小时一次,在恒温期间每两小时一次。

3、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在每昼夜内至少应定时定点测量四次。 4、全部测量孔、点均应编号,并绘制测量孔布置图,测量结果要写入正式记录。

5、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应了解结构物的浇筑日期,要求温度,养护期限,若发现砼温度有过高或过低现象,应及时通知值班经理和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6、砼试块除应按规定留置外,增设两组试块,一组同步养生用以检验砼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标准养护用以检验28天的强度。

7、砼冬期施工中的各项测量,检查结果,砼养护方法,养护期限,温度及保温情况,砼试件强度等项资料,均详细记录,妥善保管。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

1、降低水灰比,将配合比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3cm~15cm范围内,根据现场实测塌落度调整用水量。

2、水泥使用前事先运入暖棚内存放,不直接加热。

3、混凝土强制搅拌时间3分钟。水加热到接近80℃时,投料顺序是先投入骨料和水,而后再投入水泥,以免水泥直接与热水接触。

4、拌制完的混凝土出盘温度控制在30℃以内,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 5、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为减少热量损失,采取下列措施:

(1)合理选择安置搅拌站的地点,将混凝土运送距离控制在,不大于热工计算确定的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搅拌站的暖棚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0℃以上,以保证砼出罐后热量损失较小。

(3)砼输送管道要直接铺设到位。管道全程均采用石棉管套裹,外加草袋子缠绕捆绑,以保证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

(4)砼浇筑在意外情况下中途间歇时,间歇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一

旦超过2小时,按接茬缝处理。待已浇砼强度达到1.2MPa后再继续进行浇注。浇注前,将旧砼表面凿毛后,用热水冲洗。在接灌新砼时,基面下30cm深度范围保持在+5℃以上,并且新灌砼在获规定的强度之前将温度控制在2℃以上。

(5)在浇注砼前,对钢模板、钢筋进行预热,使其达到正温。 混凝土的控温与养护

砼浇筑结束后,立即防寒保温,采用蒸气养生。

采用蒸汽养护方法时,砼的升、降温速度,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表面系数(m-1) ≥6 <6 升温速度(℃/h) 15 10 降温速度(℃/h) 10 5 注:表面系数为冷却面积和体积的比值 砼蒸汽养护时,使用低压饱和蒸汽,加热应均匀,并及时排除冷凝水防止结冰。恒温阶段温度控制在60℃以内。

(6)砼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并且砼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小于15℃时拆模。

(7)根据温度观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五)钢筋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1、确保钢筋焊接施工在-2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2、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采取遮蔽措施,避免焊接后冷却的接头碰到冰雪。

3、钢筋负温电弧焊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可根据钢筋的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电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采用防止产生偏心受力状态的钢筋接头形式。

4、钢筋负温搭接焊的焊接工艺要求:

(1)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搭接端部的距离≥20mm,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