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材第60~75页。
知识梳理
内容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
面积和面积单位
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
1.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时,面积单位要统一。
2.测量图形的面积,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面
重点知识
单位有平方厘米、积单位。 平方分米、平方米。
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1.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求出长方形的宽(长)。
2.可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3.计算时要注意面积单位的统一。
正方形=长×宽 面积的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解决 问题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时要找准数量关系。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面积这个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个温习的过程,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使思维获得发展。
复习重难点
通过对面积相关知识的全面整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找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既快又准地解决问题。
复习方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灵活地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谈话导入法: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独立回答,揭示课题)
小组讨论:(1)面积的定义?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4)怎样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
【品析: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本单元知识,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整理知识点做了铺垫。】
情景导入法:一个果园长35米,宽24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3平方米,这个
果园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果树?
生: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果园的面积,再根据平均的意义,用果园的面积除以3得到问题的答案。
师:这道题应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平均分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面积”的知识,并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引入,将学生带入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复习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收获,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引领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点。 (1)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题:
①面积的定义?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
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④怎样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怎样根据平面图描述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2)组织汇报,引导归纳。
①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②认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品析:整理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时,通过教师呈现的两个问题进行有效讨论,使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在组织汇报阶段,通过分类整理复习,适时进行巩固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时要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理清思路,正确列式。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六”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确定洒水车1分钟洒水的面积?
【品析: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提升学生思维。】
2.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六”第10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说一说解题思路,再集体交流。 【参考答案】
8.200×8×6=9600(平方米) 10.(1)36×4=144(厘米) (2)36×4+18×2=180(厘米)
(3)面积相等,面积是36×18×2=1296(平方厘米)。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对自己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