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成都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智力测验
世界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量表是1905年由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推孟修订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气质
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张飞)
多血质:活泼型。反映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粗心浮躁、粗枝大叶、容易分散注意力。 (王熙凤)
粘液质:安静型。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反应性低;话少;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林冲)
抑郁质:抑郁性。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林黛玉)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七、课程
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实施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从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的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布鲁纳、施瓦布 (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罗杰斯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八、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检索-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撰写成文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进行总结评价-教育叙事研究-个案法 02
学生指导
一、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基本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 3.最近发展区。
(三)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按学习性质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按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或动作技能、态度
(4)按学习内容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学习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消退、惩罚、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强化
(二)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二、思想品德发展
品德发展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5-8岁) 可逆性阶段(8-10岁)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