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申请报告 下载本文

个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776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0年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5000万,平均每年增加500万,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了3.3个百分点,远超1%的世界老年人口比重增速。2007年年初,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并把21世纪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20年,这是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2.5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第二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50年,这是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620万,同时,伴随着总人口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使得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第三个阶段,是从2051年到2011年,这是老龄化稳定的阶段,老年人口将衡定在4亿左右,老龄化的水平也稳定在30%左右。我国正是基于对人口老龄化的这个判断来制定今后的老年政策。农村五保户是老年群体当中一个最受关注,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这个群体的增加趋势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会增加我们做好五保供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首先要弄懂认清这样一个形式,就是认清一个老年人口发展的大形势。当然我们大家在平常的工作中与环保对象接触较多,对五保工作现状都比较清楚。做好农村五保集中工作,却是保障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对于促进XXXXXX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沾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农村

11

五保供养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使孤寡老人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他们在晚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又在全社会倡导了尊老爱幼、扶老助残的传统美德,把每个敬老院都建成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示范窗口,将对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农村养老观念的变化,促进广大农村生育观念的变化。农村敬老院是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让这些五保老人生活好、居住好,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教育作用会更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区委、区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建XXXXXX农村敬老院对XXXXXX的弱势老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当地农村养老社会发展现状

XXXXXX敬老院修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现有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大小房屋11间,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临时建筑1334平方米,已属陈旧危房。现院内居住五保老人24人,分散供养40人,老人居住十分拥挤,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葬”的总体要求,结合XXXXXX实际,对原乡敬

12

老院进行改扩建,以集中供养方式解决农村五保供养老人的“衣、食、住、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这部份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十分关心,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证制度,确保供养资金”的要求。各级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的指示时,把关注农村五保老人养老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内容,把五保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行动的切入点来抓,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列》的一项具体工程,符合XXX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宪法所赋予五保对象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

XXXXXX现有21个村委会,总人口44854人,60岁以上老人4270人,现有农村五保对象210人,扩建后的中心敬老院可满足全乡21个村委会的五保对象入住。

XXXXXX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政治经济文社会事业发达,是XXXXXX的西大门。本乡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270人,占全乡总人口数的10%,于1990年修建的乡敬老院仅有床位数30张,按全乡

13

现有农村五保孤寡老人总数210人计算,全乡集中供养率仅为11.4%,远远低于XXXXXX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一五”的规划提出的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十一五”期间XXXXXX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任务十分艰巨。多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保孤寡老人生活状况,把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主要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全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社会和谐进程,确保社会养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根本《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列》和《云民电[2005]45号》明传电报精神,XXXXXX拟扩建乡敬老院。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搞好乡镇敬老院建设,保障和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的居住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从解决困难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着手。农村五保老人,既无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又无法定的赡养义务人,是农村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我们开展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把解决农村孤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为切入点,所以说,它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

2、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使孤寡老人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他们在晚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不仅充

14

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又在全社会倡导了尊老爱幼、扶老助残的传统美德,把每一个敬老院都建成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示范窗口,将对全社会尊老、养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农村养老观念的变化,促进广大农村生育观念的变化。农村敬老院是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让这些五保老人生活好、居住好,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教育作用会更直接。

3、做好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五保集中供养适应了农村经历社会变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体制上创新了五保供养模式和管理方式,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形成规范的保障制度,从过去低层次的简单保障,转变为现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全面保障,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身心健康的全面提高。新的养老、敬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使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解决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空巢家庭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4、做好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农村低保、灾民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敬老院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是夯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