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教材依据】

《蒲柳人家》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这个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个主题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都是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这篇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小说共分12节,重心在于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通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作者通过线索人物何满子这个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 初三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小说阅读能力,可以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本文语言描写通俗易懂,故事情节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学生阅读起来并不困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字、词,了解刘绍棠及其乡土文学创作。

(2)把握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过程与方法

(1)检查学生字、词及作者相关情况的预习。 (2)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小组交流,分析人物形象。

(4)精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彩的语言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体味劳动人民醇厚朴实的人情美。

2、教学重点、难点

教读本文,重点在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难点在于,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引导学生,关注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刘绍棠及相关介绍。

2、学生早读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并查字典学习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3、教师准备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一群普通的农民身上有着中华民族的正义善良与勇敢智慧,这些人就是刘绍棠《蒲柳人家》中的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真善美!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口头展示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师多媒体展示 刘绍棠,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 写作背景(教师多媒体展示)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