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结课论文 下载本文

跨文化交际结课论文 班级:14汉外2班

作者:张常青、徐瑾莹、尹航

关于中、英人际交往差异现象的跨文化分析

1.引言:

本文阐释了权利距离和高低语境交际理论。重点从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对比入手,找出高低文化语境课堂交流和人际交流时的应对对策,有助于英语口语的练习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分析是对同一现象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在出国学习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会反映出自己的背景文化,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并对双方的文化交际差异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然后采取有效的交际模式,有利于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障碍,以达到跨文化交际不阻碍英语正常学习的目的。

2.研究方法与理论介绍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了跨文化有关书籍并寻找了相关理论。

除此之外使用了案例分析,针对尹航同学在2016年暑假参加的英国兰开夏大学海外交流项目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3.分析与讨论

在英国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中,能够很明显感受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通过结合实际经历和运用跨文化沟通课程中的权利距离、高低语境的理论,进行了文化差异的分析。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理论及差异。 3.1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理论及差异

霍尔【3】1976年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将文化分为高语境、低语境。所谓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适用于用一切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霍尔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的言语或行为意义来源于或内在化于说话者当时所处的语境,他所表达的东西往往比他所说的东西要多,所谓高语境是指许多的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不需要每一点都明白无误地讲出来。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强调的是双方交流的内容,而不是当时所处的语境。所谓低语境是指一切都需要用语言讲清楚,也就是说双方并没有分享一个共同的语境。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基本上属于高语境文化。英国、美国则是低语境文化的代表。

高语境文化的人一般具有螺旋式思维,低语境文化的人一般具有直线式思维。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时,很多信息不是通过语言清楚的传递的,他们常常将信息置于交际环境之中,让对方自己揣摩其中的含义。相反,低语境文化则强调意在言中,直截了当,任何信息必须通过语言明确表达。举个例子来说,去英国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某一天她和同学去一家炸鸡店吃饭,当快吃完饭,大家都在闲聊时,老板突然拿着菜单走过来,直接问我们,能不能帮我翻译一下菜单,最近来店里的中国学生比较多,有一份中文菜单比较方便。我们虽然先是表示诧异,接着委婉的告诉他我们的英语水平不够高,建议他使用翻译软件来翻译。

虽然最后没有帮上忙,但老板还是送了我们一根甜点。但是同样的事情在中国一般不会发生,中国作为一个高语境的国家,一般说话比较委婉,尤其是在需要帮忙的情况下,普遍的方式是先套近乎,只有关系足够好或获取别人信任后才会开口说出自己的需求,被拒绝后通常中国人觉得很尴尬。在英国,他们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目的。即使被拒绝,对方也不会显得尴尬,即使没有达成目的对方也会做出一些感谢。

当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人们作为师生关系一起交流的时候,这种螺旋式思维和直线思维的对比也十分明显,英国老师发现中国学生有用词或语法使用错误时,会直接指出“你这里是不对的,我认为应该?..”但我们在中国的课堂上,当老师发现同学们有错误时,会循循善诱,不会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往往会说:“你觉得对吗?哪里不对呢?”如果到最后还是不能找到错误,老师才会告诉同学最终答案。英国老师通常以最简洁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中国老师螺旋式的思维方式就注定了他在交际过行程中不会一下告诉学生要害而是层层递进。虽然英国老师的方式简洁明了,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就缺少了发现问题甚至说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可能是由于生活在中国二十几年的原因,相比于英国老师我喜欢中国老师的这种方式,他会让学生独立、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形成依赖以至于今后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检查和解决困难等。但也不是说直线式思维就一定不好,英国式直线思维下的课堂,能有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知识,提高效率。 造成高低语境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想要正确应对高低语境文化造成的差异,就要认清造成这些差异的来源。首先是社会历史因素。中国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国家地位,采取中央集权或君主专制制度,造成百姓思想被压迫,百姓有苦不能言,从而形成高语境文化。而英国,历来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人们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形成低语境文化。其次交际风格的不同也是造成高低语境的原因。英国人在交际时倾向于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步一步,直奔主题;而中国人则习惯拐弯抹角,声东击西,中国人相信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谈话时往往表现的非常谦卑,在谈到主题是经常是点到为止。而英国人则崇尚自信,相信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详尽的严密地交谈才能达到交流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开始很多同学都感到不适应,觉得英国人说话太过直接,有时候会觉得尴尬。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做出了反思和应对策略。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从语言、教育、价值观等不同方面了解英国的文化。去英国之前,可以适当搜集一些当地的习俗或忌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到达英国后,可以经常和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进而进行文化调试。去英国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多与英国老师交流,不仅学习到当地文化,也练习了口语的能力,只有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原有的文化理念,适应英国文化,才能更好的融入当地文化。文化调试这一过程需要重复多次,直到对英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感到自然舒适,才完成了整个调试过程。

3.2权利距离文化的理论及差异

权利距离是霍夫斯泰德【1】提出的文化维度【2】中的其中一点。权利距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对于各种机构和组织中存在的不平等权利分布的态度。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权利距离高低的主要标准。高权利距离文化接受不平等权利分布,认为社会等级结构的存在很自然,因此权力关系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根据不同的权利关

系,调整自己的言行。低权利距离文化,力求打破权利分布的不平等,只有在合理的情况下才允许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存在。

这一点在去英国的第一天就表现出来。开学第一节课,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要求我们直接称呼她的名字,而不要称呼他“老师”,起初中国学生还不太适应,觉得这样做不尊重老师,但随着周围同学的“引导”,中国学生也逐渐习惯了称呼他的名字。不同于中国老师的是他们非常开心学生可以直呼他的名字。英国老师就像学生的朋友一样,课后学生都会围着老师讲述自己的趣事。不仅是老师,他们也会直接称呼家长和长辈的名字。但在中国,老师亦或是家长、长辈都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当面与老师讨论的现象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和老师争论的现象几乎为零,虽然一直在提倡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但并不见成效。师生互动严重受阻。相比中国英国较为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更有效的提高英语水平。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英国,距离的阻碍不仅局限于学习,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学习问题,倾诉自己的烦恼,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影响。

4.结论或研究发现

中、英不同社会历史文化造成权利距离和高低语境文化上的鲜明对比,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障碍,研究权利距离和高低语境文化对跨文化交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夹注:

【1】 霍夫斯泰德:1928年生于荷兰的哈勒姆,1971年进入学术界,先后在欧

洲多所大学任教。他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 【2】 文化维度:霍夫斯泰德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各国的文化:权力距离,不确定

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男性化/女性化,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

【3】 霍尔: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是美国心理

学会的创立者。

参考文献:

Adelman,M.B & Levine,D.R.1993. Beyond Language: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egents. 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 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外语界》,2000年6月第2期。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小组写作详细分工: 徐瑾莹:查阅资料,构思 尹航:提供经历,构思 张常青:查阅资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