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训练:《桃花源记》

一 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私谥 ,自号 浔阳柴桑人, 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 的时代,本文原是 中的“ ”。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 ,现在用来比喻 。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 )( ) 2夹岸数百步( )

3芳草鲜美( ) 4 落英缤纷( )(5复前行( ) 6欲穷其林( ) 7 林尽水源( ) 8初极狭( )( )9才通人( ) 10土地平旷( ) 11屋舍俨然( ) 12桑竹之属( )

13悉如外人( ) 14黄发垂髫( )( 15阡陌交通( )( ) 16乃大惊( ) 17便要还家( ) 18咸来问讯( ) 19率妻子邑人( )( )( ) 20来此绝境( ) 21遂与外人( ) 22乃不知有汉( ) 23无论魏晋( ) 24延至其家( )

25此中人语云( ) 26不足为外人道也( 27便扶向路( )( ) 28处处志之( ) 29及郡下( ) 30诣太守( ) 31遣人随其往( ) 32寻向所志( )( ) 33欣然规往( ) 34未果( ) 35寻病终( ) 36豁然开朗( ) 37怡然自乐( ) 38遂迷( ) 39后遂无问津者( )( ) 三 原文填空

1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1

)) )

, , , 。 2 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 , , 。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 。 4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 。 , 。 , 。 5 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

, 。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

, 。 14 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

, 。 15 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2

, , , , 。 16 最能表现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句子是

, 。 , 。 17 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

, 。

1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 。 19 写渔人发现桃林的语句是

, 。 20 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

, 。 21 写渔人辞行,村中人叮嘱的句子是

22 描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

, 。 23 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

, 。 24 “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25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别”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6 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7 作者在对桃源的描写中,从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民生活的恬适来写,请分别指出其内容。 自然环境

, , 。 社会环境

3

, 。 人民生活

, , 。 28 渔人初见桃花林的感受是 渔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四 问答题

1 《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 为顺序, 从 到 ,再到 ,到 桃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2 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 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4 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5 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6 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8 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

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理想的社会?

10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11 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

12 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

13 你认为武陵郡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样吗?

14 作者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把桃花源写的变幻莫测,忽隐忽现,试举例说明,作者写了哪些现实?有什么作用?

15 依据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16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17 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