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杭西高2019年5月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的选择题按照题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处,其它题目做在答题纸上。(其中卷I为必修3模块考内容,共100分)

卷I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簇新(cù) 胚芽(pī) 绯红(fēi) 迷惘(wǎng ) ....B混沌(hún ) 诅咒(zǔ ) 塞外(sài) 根深蒂固(dì) ....C趿拉 (tā) 瘦瘠(jí) 创伤(chuāng) 病入膏肓(huāng) ....D荒冢(zhǒng) 证券(quàn) 长吁短叹(yū) 处心积虑(ch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遗笑大方 秦晋之好 高爵显位 痛定思痛 B.立功赎罪 天高地窘 汹涌澎湃 舞榭歌台 C.销声匿迹 望洋兴叹 分崩离析 祸起箫墙 D.信誓旦旦 弃甲曳兵 沧海桑田 庄周梦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 ▲ 的好习惯。

(2)及至时过境迁,传统文化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 ▲ 。

(3)服装设计师绝妙的设计与模特曼妙的身材结合在一起真是 ▲ 。 A.必须 明日黄花 相得益彰 B.必须 昙花一现 相辅相成 C.必需 明日黄花 相得益彰 D.必需 昙花一现 相辅相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的方式,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 一些生物学家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大规模繁衍并站稳脚跟,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C. 这所千年高龄的学府完整地见证了唐宋后中国学术尤其是儒学,由习俗礼仪的儒学而到思辨超越的儒学,由理学而到心学,再延伸到实践的领域。

D. 在人们看来,“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思路。

5.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1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B. 虽董之以严刑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随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合 .C.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

D.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往、到……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 ..C.樊哙侧其盾以撞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8.下列关于课文中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人,本因写作“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写作“人”。

B.古代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自己对巢穴的依恋。后来用“正首丘”表示死于故乡或故国。

C.《指南录后序》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为他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就出自他的名篇《渡扬子江》。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全书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其中本纪记述的是诸侯。

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材料一:

近期,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的热播引发了全民大讨论。究其原因,也许与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创作者将人物塑造回归于人本理念核心,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的创作手法不无关系。

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挺好》以符合人物性格的成长发展和情感转变为戏剧主干,而非以机械性的情节冲突推动故事。在愚昧强势的母亲去世后,除了不得不应付自私虚伪的父亲、愚孝无能的大哥、刻薄暴力的二哥折腾出的“一地鸡毛”,女主角苏明玉还要在情感纠葛、职场纷争间疲于奔命。然而,即便心负童年的阴影羁绊、即使也曾迷惘和失落,苏明玉依旧选择了独立自强、直面困境,在混沌的伦理困局中坚守光明。

- 2 -

而剧情矛盾点的设计上,《都挺好》始终在通过人物引发矛盾的同时,力图以现实主义的主基调将影视剧外的百态人生和社会热点巧妙地刻画交织于光影冲突之中,从而勾勒出具备真实的时代轮廓和讨论空间的艺术场域。实际上,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小说或戏剧,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虚构故事背后,那些真正引发观众悲欢共鸣的泪点和笑点,往往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警醒和反思的情感纽带所在和人性矛盾关隘。

在融媒体时代,将时代艺术之光与主流风尚相结合,创作出令青年受众同样喜爱的文化趣味,全面洞悉新时代的社会现实,仅仅是《都挺好》还远远不够。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精湛的拍摄技巧和跌宕的情节设计固然重要,然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不可或缺。

(选自《光明日报》2019-04-03,有删改)

材料二: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认知和感受的世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什么样的。《都挺好》进入了对原生家庭的深入剖析。不少女性观众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男性观众也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鲜见。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苏明玉为我们做的一个极好示范是——赶紧断奶,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但经济独立了,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割裂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事实上,我们难以与原生家庭割裂——物质上的割裂可能还更容易,精神上的割裂更困难。

(选自《澎湃新闻》2019-03-04,有删改)

材料三:

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