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第九章 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部。 15.答 位置:蝶鞍两侧。

交通:前方 接受眼上静脉、两侧 接受大脑中静脉 向后 岩上、下窦→横窦、乙状窦; 向下 卵圆孔(经导血管)→翼静脉丛。

通过的结构: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16.答 光→瞳孔→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17.答 面部痛、温觉感受器→三叉神经各分支→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交叉→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 18.答①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②上泌涎核-面神经→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③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腮腺;

④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颈、胸、腹部(结肠左曲以上肠管)的平滑肌、心肌、腺体。 19.答 感觉:手掌 桡侧3个半指及掌心、鱼际皮肤→正中神经;

尺侧1个半指及小鱼际皮肤→尺神经。 手背桡侧半→桡神经;尺侧半→尺神经。

运动:除拇收肌外的鱼际肌群及第1、2蚓状肌→正中神经;其余手肌→尺神经 20. 答①大腿前群肌:受股神经支配; ②大腿内侧群肌:受闭孔神经支配; ③大腿后群肌:受坐骨神经支配。

21.答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咀嚼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及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

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黏膜、颊部、颞部及口裂以下皮肤→下颌神经各分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

22.答一侧视神经受损→同侧眼全盲。瞳孔对光反射直接阴性,间接阳性。 一侧视束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23.答其神经传导通路为:尺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I、Ⅳ、Ⅶ层脊髓灰质→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并上升1-2节→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部→中央前回中部→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干→臂丛→肌皮神经。

24.答 其神经传导通路为:正中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I、IV、VI层脊髓灰质→白质前连合交叉上升1-2节→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中央后回中部→中央前回中部→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干→臂丛→肌皮神经。

25.答一侧动眼神经损伤:瞳孔对光反射直接、间接均呈阴性; 一侧视神经损伤:瞳孔对光反射直接阴性,间接阳性。

出现二者瞳孔对光反射不同表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损伤的部位在瞳孔对光反射路径中的不同部位(见第16题答案)。当动眼神经损伤时致一侧瞳孔括约肌瘫痪,故对光刺激均无反应;而视神经损伤时,由于同侧光线不能传入,故对光反射直接阴性。另外,由于同侧动眼神经未损伤,故光刺激另一侧视网膜时,伤侧瞳孔对光反射呈阳性。 26.答上泌涎核→面神经→泪腺 鼓索→下颌下腺、舌下腺;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腮腺。

27.答 睫状神经节(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翼腭神经节(翼腭窝);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与舌神经之间);耳神经节(卵圆孔下方)。 纤维联系: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腭及鼻黏膜腺体;

鼓索→下颌下神经节一下颌下腺、舌下腺;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腮腺。 28.答①浅感觉传导路的交叉部位:脊髓白质前连合; ②深感觉传导路的交叉部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 ③运动传导路的交叉部位:延髓锥体交叉。

29.答其传导径路为:先后经过胫神经,腓深、浅神经→坐骨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薄束→薄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核→丘脑皮质束→中央旁小叶后部。

30.答 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丘脑皮质束)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