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分年级德育目标及工作实施要点 下载本文

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劳动;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能自觉以《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环保意识,能积极参加劳动,勤俭节约、不攀比;懂得尊重老师,孝敬长辈,能和谐、融洽地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三年级学生特点:

处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形成期,情感表达不稳定,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行为控制力较弱,模仿性强,道德认识水平较低,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二)实施重点:

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关爱他人,强化常规教育。 。 (三)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指导队员学会自己组织召开队会,了解队会的一般程序,训练各中队旗手、护旗手;

2、指导队员了解少先队队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4、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 5、年级组内展开小型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 班主任工作:

1、通过组织教师节、国庆节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尊重他人、孝敬长辈教育; 2、结合班级布置、卫生评比等活动,进行爱劳动勤俭节约教育; 3、引导学生文明过年,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

任课老师工作: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各类趣味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家庭和社会工作:

组织家长委员会活动,形成年级家长委员交流网络,便于家校沟通,并开展知识竞赛型亲子活动。

第二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结合庆“六一”,组织“红领巾艺术节”活动,给学生搭建舞台,展示自我; 2、继续开设队课,开展“我能行”实践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 3、召开家长会,可以是专题型的、经验介绍型的、成果汇报型的等,共同探讨家校教育模式;

4、制订暑期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

1、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和开设班主任课,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组织学生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3、定期召开小干部会,对小干部进行培训;

4、开展班级“巧巧手”竞赛活动,进行热爱劳动教育。 任课教师工作:

联合组织“动手动脑才艺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肯钻研、爱科学精神。 家庭和社会工作:

学校联合社区开展“我爱社区”主题教育活动。

四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四年级学生特点:

正处于由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转变过程中,独立意识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兴趣爱好体现明显,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有较强烈的人际交往愿望。 (二)实施重点:

加强年级、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班风,正确的舆论,爱惜集体荣誉。围绕“养成教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设立少先队各类小岗位,引导学生树立民主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

2、指导队员参加红领巾科社团活动,参与创建宣传阵地,增强少先队组织活力;

3、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庆和纪念日,指导各中队开展中、小队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

4、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年级的常规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

1、开展榜样学习活动,确定班级目标。进行刻苦学习的教育,做好学生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起始工作;

2、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小岗位,积极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3、指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任课教师工作:

抓好课堂德育渗透,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

家长学校召开专题家长会,指导家长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互相交流家教经验。 第二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加强常规教育的检查督促评比;

2、组织“绿色文化节”、“快乐读书节” 庆“六一”活动: 3、继续开设队课,培养少先队员的参与能力; 4、制定暑期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

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为指导,通过班队会、班主任课抓实常规教育;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绿色文化节”、 “快乐读书节”、庆“六一”等活动; 3、认真做好学年收尾的各项工作,召开好家长会,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做准备;

4、安排好学生的假期活动及进行重点家访工作。 任课教师工作:

根据学科特点,组织作业、作品展活动,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

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做网络文明教育讲座。

高年级段德育总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品德;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够帮助别人,愿意为集体服务;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基础。

五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五年级学生特点:

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处在由幼稚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时期。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自主性和自尊心进一步加强,渴望得到友谊。仍然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 (二)实施重点:

增强学生自觉进步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不怕苦教育。学会公平竞争,以诚待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巩固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2、开展公民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3、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开展主题活动,指导各中队开展中、小队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班主任工作:

1、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

2、召开家长会介绍高年段德育工作特点,做好家校共同教育工作; 3、通过班会、班主任课开展“我们都是好朋友”,交友教育。 任课教师工作: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责任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家庭和社会工作:

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讲法律常识课。

第二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

1、通过学习《守则》和《规范》,进行树立公德意识教育; 2、做好“红领巾艺术节”的组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

3、结合评优活动,开展“寻找身边的美”活动,对学生进行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教育;

4、组织夏令营活动进行遵守纪律和吃苦教育。 班主任工作:

1、组织“勤奋学习,磨炼意志”系列活动:

2、以中队为单位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开展“我看家乡新变化”“热爱家乡”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3、组织“我们都在长大”主题班会。 任课老师工作:

配合班主任,做好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家庭和社会工作:

开展“家务乐趣多\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关爱家人的意识。

六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六年级学生特点:

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不希望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小孩,但在处理问题上还很不成熟,熟悉小学的日常行为要求,但一些同学却做的不够认真,吸取的信息更多,不善于做正确的判断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二)实施重点:

进行理想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教育,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巩固。通过学生参与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责任感教育。 (三)实施细则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结合“做小学部表率”活动,加强习惯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