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 .. .. ..

第一部分单选题

1.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A)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 A.课题的选择B.问题的提出C.调查的准备D、研究的方法 2、(B)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A.自变量B因变量C变量D常量

3、(A)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A.自变量B.因变量C.变量D.常量

4.当物价上涨时,工资的增加或增加幅度往往与之不同步,在工资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属于(D)关系。 A.不相关B.零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

5.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 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

6.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 A、回归分析B.线性分析C.相关分析D.非线性分析

7.工人的劳动技能越高,产品的差错率就越低,这两者之间属于(B)关系。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零相关

8.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分居.离婚.丧偶等,这些变量属于(A) A、定类变量关,小不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 9、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量称为(A)。

参考.资料

.. .. .. ..

A.中间变量B.定距变量C.定比变量D、连续变量 10.人数这种变量属于(B)。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

11.生死。婚否、有无工作、成年与否等这些变量属于(A)。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中间变量D.定类变量

12、随着干部素质的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这两者之间属于(A)关系。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零相关 13.温度这种变量属于(B)。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 14.学历,智商,年龄,成绩等这些变量属于(B)。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中间变量D、定类变量

15.学生学习成绩随着用功的程度稳步上升,用功的程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近似一条直线,这两者之间属于(C)关系。 A.不相关B、零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

16.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变化,不反映事物质的变化,这种变量称为(B) A.离散变量 B.连续变量C.中间变量D.定类变量 17.优.良.中.劣等这些变量属于(B)。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

18.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比变量D.定距变量

参考.资料

.. .. .. ..

19.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自变量D.因变量

20.按一定标准把'抨物分为两类或多类,各个类别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区别,这种变量称为(A)。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中间变量D.定类变量

21.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称为(A)。 A.命题B.概念c、定义D.假设

22.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称为(D)。 A.命题B.概念C.定义D.假设

23.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A)。 A.命题B、证明C.概念D、假设 24.以下属于未经证实的命题的是(D)。 A.公理B.定理C.经验概括D、假设 25.先期试探性的初步研究称为(A)。

A、探索性研究B.定性研究C.定量研究D.纵贯研究 26.以下不属于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的是(D)。 A.查阅文献B.咨询C.实地考察D.结构式访谈

27.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依照社会调查研究过程的逻辑,从方法的技术性角度对已经完成的方案设计的整体和每个细节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加以评估,并通过反复衡量修正,使之加以完善和利于实施,称为(B)。 A.探索性研究B.可行性研究C.横向研究D.纵向研究

参考.资料

.. .. .. ..

28.(A)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A.概念B命题c属性D定义

29.将\未成年人\定义为“17岁以下的人\这属于(B)。 A、抽象定义B.操作定义C.概念D.假设

30.将\未成年人\定义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人,这属于(A)。 A、抽象定义B.操作定义C.概念D.假设 31.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概念分为(A)两个部分。

A、内涵和外延B、定义和内容C.内容和状况D.定义和状况

32.消费者购买了两斤白糖,经过行业专家检测证实是白糖。在\两斤白糖\这个概念认识中,这时\白糖\属于(A)。 A信度B.内容效度C.效标效度D.构想效度

33.消费者购买了两斤白糖,经过检验,白糖属实。在\两斤白糖\这个概念认识中,“白糖”属于(B)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34.消费者购买了两斤白糖,经过检验,两斤属实。在\两斤白糖\这个概念认识中,两斤属于(A)。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 难度

35.消费者购买了两斤白糖,经过目测,看上去是白糖。在\两斤白糖\这个概念认识中,这时\白糖\属于(A)。 A.内容效度B.效标效度C.构想效度D信度

36.消费者购买了两斤白糖,经过专业仪器检测,从颜色.味道.甜度等专业角度证实是白糖。在\两斤白糖\这个概念认识中,这时\白糖属于(B) A.内容效度B.效标效度C.构想效度D信度

37.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个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绝不兼容,指的是(C)。

参考.资料

.. .. .. ..

A.准确性B,完整性C.互斥性D.唯一性

38.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称为(B)。 A,抽象定义B.操作定义C.具体定义D、概念定义

39.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 A.态度量表B.能力量表C.智力量表D.性格量表 40.最简单和使用最广泛的量表是(B)。

A、累积量表B.总加量表C.语义差异量表D.态度量表 41.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是(B)。 A.测量工具B.测量规则C.测量对象D.测量数值

42.社会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其中层次最高的是(C)。 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比测量D.定距测量

43.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

A.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距测量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C.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定序测量D.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定序测量 44,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称为(A)。 A定类测量B.定序侧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 45.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称为(B)。 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

46.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称为(C)。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