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1-5形考作业答案大全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下载本文

05任务_0015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 C )。 A. 《中庸》 B. 《论语》 C. 《学记》 D. 《说文解字》

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 BCD )等方面。 A. 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E. 教学组织形式

3.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DE )。 A. 生存的权利 B. 婚姻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受教育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4.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 ACE )的产业。 A. 基础性 B. 教育性 C. 先导性 D. 全局性 E. 可持续性

5.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 BCDE )。 A. 系统性 B. 多样性 C. 群众性 D. 补偿性 E. 开放性

6.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

A. 人口数量

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 社会文化 E. 法律制度

7.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ACDE )。 A. 清楚(明了) B. 识记 C. 联合 D. 系统 E. 方法

8.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BCDE )。 A. 培养目标

B. 教学科目 C. 学科开设顺序 D. 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E.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9. 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 ACD )。 A. 教育即生活 B. 教育即模仿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E. 教育即训练

10.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BCDE )。 A. 学会反思 B. 学会认知 C. 学会做事 D. 学会共同生活 E. 学会生存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 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 广义的教育

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3. 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简答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1. 简述当代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理念; (2)尊重的教育理念;

(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 (4)依法施教的理念; (5)自我教育的理念。

2. 简述教学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 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特征有哪些。 (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① 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 ② 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

(2)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4. 简述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

(1)教师专业精神:①教育信念;②教育态度和动机;③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

(2)教师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个人实践知识。

(3)教师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1.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今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几所学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可在该县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点班。

问题:该市部分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哪些规定?义务教育法在此方面做出规定的主要意图有哪些? 【答题参考思路】

该学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做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重点班,必然会给这些班优先配置师资等,使得教育资源很难均衡,这种做法不符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05任务_0016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 教学 B. 综合实践活动 C. 咨询与指导 D. 家庭教育 E. 社区教育

2.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 C )。 A. 《中庸》 B. 《论语》 C. 《学记》 D. 《说文解字》

3.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 ACD )的产业。 A. 基础性 B. 教育性 C. 先导性 D. 全局性 E. 可持续性

4.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BDE)。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5.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A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爱弥尔》 D. 《教育论》

6.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D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7.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ABDE )。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解决问题的能力 D. 人际交往智力

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8.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ABC)。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9.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 ABCE )。 A. 学习指导 B. 职业生涯指导 C. 心理咨询与指导 D. 社会交往指导 E. 休闲指导

10.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ACDE )。 A. 清楚(明了) B. 识记 C. 联合 D. 系统 E. 方法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 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 课程标准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 研究性学习

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简答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 (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 (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

(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2. 简述学生的时代特点。

(1)主体意识增强。主体性主要指三方面内容: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3. 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 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1.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今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几所学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可在该县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点班。

问题:该市部分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哪些规定?义务教育法在此方面做出规定的主要意图有哪些? 【答题参考思路】

该学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做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重点班,必然会给这些班优先配置师资等,使得教育资源很难均衡,这种做法不符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05任务_0017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BCDE )。 A. 学会反思 B. 学会认知 C. 学会做事 D. 学会共同生活 E. 学会生存

2.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BDE)。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3.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4.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D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5.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方针 E. 教育手段

6.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 C )。 A. 《中庸》 B. 《论语》 C. 《学记》 D. 《说文解字》

7.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ABDE )。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解决问题的能力 D. 人际交往智力

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CDE)。 A. 生存的权利 B. 婚姻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受教育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BCDE )。 A. 培养目标 B. 教学科目 C. 学科开设顺序 D. 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E.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 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BCE )。 A. 文艺教育式 B. 社会式 C. 学校式 D. 生计教育式 E. 家庭式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 广义的教育

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2. 教育方针

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 3. 研究性学习

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简答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1. 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特征有哪些。 (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① 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 ② 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

(2)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2. 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