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西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问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材料中“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的特点
3.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答案】A
第页
1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作为向全国推行的官方书写字体。而备选项中A是小篆, B是隶书,C是楷书,D是草书,因此A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小篆
4.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 5.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目的是否定(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人伦即天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
6.“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第页 2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学成就《齐民要术》
7.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B.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D.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
8.明朝中后期,“安平乐道”已经不再成为士人的人格理念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弃儒就贾,成为当时商业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这表明(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B.宋明理学的影响减弱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本质的能力。题干中阐述了在明朝中后期知识分子们“弃儒就贾”,可以说是士人在当时的明代特有的社会背景下而迫不得已的化被动为主动的做法,也是一种适应客观形势的必然结果,折射出当时学子们的价值取向,因此C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有误,明朝时重农抑商政策依然存在,故排除;B、D的均表述不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朝经商阶层的变化
9.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
第页
3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帮
10.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
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这条道路的“特色”在于( ) A.采取武装斗争
B.领导工人运动
C.国共两党合作
D.农村包围城市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2.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1992年以后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
第页
4
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据此分析农民进城务工增多,主要是因为(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B.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核心任务
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推动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1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理解。由题干中“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而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世俗的权力应该高于教权。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作用
14.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其条款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第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