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IP地址分类与IP数据包的组成
实验目的
1、理解IP层的作用以及IP地址的分类方法; 2、理解子网的划分和子网掩码的作用;
3、掌握IP数据包的组成和网络层的基本功能。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类型
综合型
实验内容
1、学会根据IP地址的分类方式区分各类IP地址; 2、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
3、学会利用子网掩码确定IP地址的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4、学会分析给定数据包的IP首部信息; 5、学会手工计算IP校验和的方法。
实验流程
实验环境
局域网环境,1台PC机。
实验原理
详见理论教材。
实验步骤
步骤1:查看本机网络状态
ipconfig命令在主机中用于查看本机的网络配置,包括主机的IP地址、MAC地址、网关、DNS配置等信息。
1、在运行中输入cmd,出现界面后输入ipconfig /all;如图:
ipconfig输出信息
2、观察运行结果,获得本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
从上图中的显示结果中可以看到,ipconfig /all命令输出包括主机名称,节点类型等,以及网络接口上的相关配置。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网络接口配置为:
MAC地址: 00-1B-FC-A6-AE-E2 DHCP:为未启用
IP地址: 172.16.1.239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72.16.1.1 DNS服务器:172.16.1.248 202.96.64.68
3、分析本主机属于哪一类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分别是什么。
步骤2:利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捕获并分析IP数据包
1、在本地主机中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在工具栏中点击“开始”,待一段时间后,点击“结束”。
2、在捕获到数据包中,选择IP数据包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IP数据包分析
2、分析捕获到的IP数据包,因此在本实验中,只分析数据的的IP包头部分。 版本信息: 4,标识此报文为IPv4报文。
头部长度: 5,标识IP报头长度为5个32比特。在上图中,IP报头最末端为01 FF,整个IP包头长度为20字节,共160位,即32比特的5倍。
区分服务类型: 0,在此报文中不涉及服务质量的区分。 总长度: 60,表示总长度为60字节。 标识: 0X1F06,此数据包没有进行分片。
标志: 2,二进制为010,表示此数据包不可分片。 分段偏移量: 0X0000,此数据包没有进行分片。
生存时间: 127,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生存时间减1,当生存时间减小为0时,数据包被丢弃而不被转发。
源IP地址:此字段显示了数据包的源地址。 目的IP地址:此字段显示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其他:此包头中,没有选项字段,没有填充字段。IP报头之后的部分为IP包中的数据部分。
步骤3:利用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编辑并发送IP数据包
1、在本地主机打开网络协议编辑软件,在工具栏选择“添加”,建立一个IP数据包。 2、填写“源物理地址”:可以在地址本中找到本机的MAC地址,然后左键选择,点击“确定”加入地址。
3、填写“目的物理地址”:可以在地址本中选择主机B的MAC地址,然后左键选择并单击“确定”加入地址。
4、填写“类型或长度”:该字段值为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