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框架箱体预制→东侧胶方框架箱体基坑开挖→东侧胶方框架箱体预制→东侧框架箱体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在东侧框架桥上铺设既有线路→将过渡拨至新建东侧框架桥上,恢复既有线行车→桥上栏杆及恢复路面→竣工清理。

2、西侧框架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用挖掘机直接开挖,框架四周尺寸比箱身大1m,在挖至基底以上30cm时,采用人工清底,以防扰动基底。路基一侧按1:1.0放坡,两侧按1:0.75放坡,后侧按1:0.75放坡开挖。工作坑周围设挡土埝,防止雨水流入工作坑,工作底板周围挖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坑内的水。

在西侧胶方基坑开挖前,应当首先在胶方桥台西侧打设钢轨桩对既有胶台台后路基进行防护,钢轨桩按每米6根进行布置,

3、顶进箱体预制

箱体分三次灌注完毕,第一次灌注至底板以上梗肋处,第二次灌注边墙,第三次灌注完毕,每一阶段一次完成。

钢筋工程

(1)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加工,切断机切断。弯曲机弯制。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

(2)钢筋的下料应充分利用料长,合理组织下料,以减少损耗和浪费。 (3)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焊接,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超过50%,:“同一截面”是指30倍直径范围内及不少于500mm。

(4)钢筋弯曲应避开焊接接头不少于20cm,其弯点位置正确。

6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① 钢筋下料长度:-10mm。

② 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0mm;弯起高度 -20mm ③ 箍筋尺寸:-5mm

(6)钢筋在工作坑内底板上绑扎成形,首先在加工场地焊接骨架片、骨架片按底板、中边墙、顶板分别焊接成型。组装时按底板、中边墙顶板的顺序绑扎成型。

(7)骨架焊接应牢固,以防抬运时发生扭转、变形。 (8)钢筋骨架组装允许偏差: ① 主筋横向位置:+7.5mm ② 箍筋位置:+15mm ③ 其他钢筋位置:+10mm

(9)钢筋加工制作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 钢筋必须出具合格证,质量检验单。

② 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应将钢筋表面油腻,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③ 进行批量加工前,要对该批钢筋进行物理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使用。

④ 钢筋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允许超过50%。

钢筋保护层应采用制作不低于涵身砼标号的垫块进行控制,垫块互相交错,分散布置。

钢筋保护层应采用制作不低于涵身砼标号的垫块进行控制,垫块互相交错,分散布置。

7

0

0

+5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下料、弯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在不违反规范的前提下,尽量根据钢筋的设计尺寸合理搭配下料,以节约原材料,对焊接头须进行纵向打磨,打磨范围控制在接头1.2-1.5d,打磨后接头直径为0.9-1.0d,箱体予埋件应在灌注前牢固绑扎在主筋上,并仔细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J283-2004)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轴线 基础 位置 梁、柱、板、墙、拱 表面平整度 基础 高程 梁、柱、板、墙、拱 模板的侧柱 向弯曲 梁、板、墙 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梁底模拱度 相连两板表面高低差 允许偏差(mm) 15 5 5 +20 +5 h/1000 l/1500 +10 -5+5 -2检验方法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2米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测量 拉线尺量 尺量不少于3处 拉线尺量 尺量 2 予埋件和予留孔洞的留置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J283-2004)表4.2.4的规定:

表4.2.4 予埋件和予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 号 8

项 目 允 许 偏 差(mm)

检 验 方 法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1 予留孔洞 中心位置 尺寸 10 +10 0尺量 尺量不少于2处 尺量 2 予埋件中心位置 3 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上端设可调支座,边墙侧模设立、斜撑及水平撑,边墙内外模之间采用设置拉杆,拉杆处同时设置与箱体同标号预制砼支撑块。 混凝土工程

①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接茬面应进行清理、凿毛、冲洗干净。灌注施工前,应严格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及其支撑的可靠程度,经隐蔽检查后方可灌注。

②混凝土由搅拌站提供,运距5公里,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4辆。因故中断供应时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现场搅拌,用翻斗车运输。

③混凝土灌注时当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米时,应采用串筒、滑槽漏斗等,防止对模板的冲击以及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捣固采用捣固棒振捣。混凝土应分层灌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捣固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应按灌注中断处理,同时留置施工缝,并作好记录。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按规范要求洒水养护。边墙和底板间的施工缝应避开变截面处。

各部位混凝土现场取样试件应按规定取够数量,并做好标养以及随养。箱体混凝土养生要及时覆盖及时养生。

4、防水层及保护层

在施工前检查材质的试验资料,均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9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1)防水层:本桥采用TQF-1型防水层。涂敷工作应在干燥温暖的天气进行。圬工垫层表面抹平,凝固达标后清刷干净。防水层施工前垫层干燥无水,清洁无杂物。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厚度为1.5mm,用量为2kg/m2。防水卷材的粘帖应在防水涂料涂刷完20分钟内完成。

(2)沉降缝施工: 沉降缝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沉降缝填缝前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 填塞应密实,填塞材料应采用经防腐处理过的麻筋、纤维板或其他弹性耐久材料。

7、拨移线路

在西侧框架桥预制完成后,在西侧框架桥上增二线位置铺设临时过渡线路。由于西侧框架桥胶孔黄孔在两孔接缝处相错量较大,增二线位置有4.1m长线路道床宽度不足,为了确保将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采用在基本轨下设置3片工字钢进行防护;而在西侧黄方框架黄道方向一侧m线路,需要使用D24m便梁进行防护,待拨至过渡线路后,拆除既有梁桥。

8、东侧框架箱体施工 施工方案同上所述。 9、拨移线路

在东侧框架桥上既有线位置铺设既有线路,将过渡线路改移至东侧框架桥上,恢复既有线行车。

10、施工挡土墙及附属工程

在预制框架箱体时的施工间隙进行施工挡土墙,采用机械挖基,汽车车外运弃土。挖基达到规范要求和设计标高,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待挡土墙施工完毕后,即可施工栏杆等附属工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