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42 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不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接受专项委托, 对被审计单位遵守特定法律法规进行单独测试并出具报告的鉴证业务。
第三条 不同的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差异很大。 被审计单位需要遵守的所有法律法规,构成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考虑的法律法规框架。
某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财务报表有直接影响, 决定财务报表中报告的金额和披露。而有些法律法规需要管理层遵守,或规定了允许被审计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条件,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某些被审计单位处于高度管制的行业,如银行或化工企业等。而有些被审计单位仅受到通常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如安全生产和公平就业等。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面临罚款、 诉讼或其他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后果。
第四条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 保证被审计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 (包括遵守那些决定财务报表中报告的金额和披露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是管理层的责任。
第五条 本准则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由于违反法律法规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然而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防止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不能期望其发现所有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适用于被审计单位的法律法规框架。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地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
就法律法规而言,由于下列原因,审计的固有限制对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的潜在影响会加大: (一)许多法律法规主要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相关,通常不影响财务报表,且不能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所获取;
(二)违反法律法规可能涉及故意隐瞒的行为,如共谋、伪造、故意漏记交易、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或故意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陈述;
(三)某行为是否构成违反法律法规,最终只能由法院认定。通常情况下, 违反法律法规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交易和事项越不相关,就越难以被注册会计师关注或识别。
第七条 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的界定, 是根据被审计单位需要遵守的下列两类不同的法律法规而作出的:
(一) 通常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如税收和企业年金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参见本准则第十三条) ;
(二) 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金额和披露没有直接影响的其他法律法规,但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如遵守经营许可条件、监管机构对偿债能力的规定或环境保护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持续经营能力或避免大额罚款至关重要;违反这些法律法规,可能对财务报表产 生重大影响(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 。
第八条 针对本准则第七条提及的两类不同的法律法规, 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作出不同的规定。
针对本准则第七条第(一)项提及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被审计单位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针对本准则第七条第(二)项提及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仅限于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以有助于识别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九条 为了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所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本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此保持警觉。 考虑到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范围,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
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尤为重要。 第二章 定 义
第十条 本准则所称违反法律法规, 是指被审计单位有意或无意违背除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以外的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
例如,被审计单位进行的或以被审计单位名义进行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 或者治理层、管理层或员工代表被审计单位进行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违反法律法规不包括由治理层、管理层或员工实施的、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无关的不当个人行为。 第三章 目 标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
(一) 针对通常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取被审计单位遵守这些规定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针对其他法律法规,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以有助于识别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 恰当应对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第四章 要 求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考虑 第十二条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211 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总体了解下列事项: (一)适用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或领域的法律法规框架; (二)被审计单位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框架。
第十三条 针对通常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被审计单位遵守这些规定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以有助于识别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
(一)向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询问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这些法律法规;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与许可证颁发机构或监管机构的往来函件。
第十五条 在审计过程中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保持警觉。
第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提供书面声明,以表明被审计单位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了所有知悉的、且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考虑其影响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第十七条 在没有识别出或不怀疑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除执行本准则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所述的工作外,注册会计师不必针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第二节 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实施的审计程序
第十八条 如果注意到与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相关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了解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性质及其发生的环境;
(二)获取进一步的信息,以评价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十九条 如果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此与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进行讨论。
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 证明被审计单位遵守了法律法规, 并且注册会计师根据判断认为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征询法律意见。 第二十条 如果针对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不能获取充分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缺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和被审计单位书面声明可靠性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 第三节 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 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报告 第二十二条 除非治理层全部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 因而知悉注册会计师已沟通的、 涉及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当与治理层沟通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有关违反法律法规的事项,但不必沟通明显不重要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如果根据判断认为本准则第二十二条提及的需要沟通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是故意和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此尽快向治理层通报。
第二十四条 如果怀疑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涉及管理层或治理层,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等更高层次的权力机构通报。
如果不存在更高层次的机构, 或者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可能不会对通报作出反应,或者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向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征询法律意见。
第二十五条 如果认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且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充分反映,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第二十六条 如果因管理层或治理层阻挠而无法获取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评价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根据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第二十七条 如果由于审计范围受到管理层或治理层以外的其他方面的限制而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502 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评价这一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第二十八条 如果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有责任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相关机构或人员报告。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以及与管理层、治理层和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相关机构或人员(如可行)进行讨论的结果。 第五章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