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大口屯镇初级中学物理九年级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题 机械运动 知识与技能 1. 会根据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会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定义方法;提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2. 多角度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3. 会用平均速度来粗略计算变速运动,会测量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 1. 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合理地解决问题。 2. 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习交流能力。 3. 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和修正自己不正确观点的科学精神。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 加深对参照物、速度、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2. 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二、进行复习 加深对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 课型 复习课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创设情进入复习 第一部分知识回顾 教师活动 提问: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这是为什么? 今天这堂课让我们再回首《机械运动》, 加深对速度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一、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 二、知道一种性质 (一)、运动的相对性: 1.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二)、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四、掌握三个物理量的测量 速 度 (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比较法) 2、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比较法) 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五、理解两个特点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 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六、提高两种能力 (一)分析图象的能力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习题巩固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A. B. (二)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1.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3.“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A.6.445×10米 B.6.4×10米 6C.6.4×10米 D.6.47×10米 4.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得知,物体的( )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 C. D.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