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3

§1 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 .................................................................. 3 §2 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 ...................................................................... 4 §3物探工作完成情况 ....................................................................................................... 6

第二章 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仪器简介 .......................................... 8

§1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8 §2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简介 ............................................................................................ 9

第三章 浅层初至折射波法勘探 .................................................................... 13

§1试验工作 ..................................................................................................................... 13 §2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 ................................................................ 14 §3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资料整理和解释 ............................................................ 16 §4浅层折射波资料的定量解释 .................................................................................. 17

第四章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 ......................................................... 21

§1 干扰波的调查及最佳接收窗口的选择 ................................................................ 21 §2 多次覆盖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 21

第五章 三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解释 ........................................................... 24

§1 资料概述 .................................................................................................................. 24 §2 垂直时间剖面的对比与解释 .............................................................................. 25 §3 等T0 构造图的绘制 ............................................................................................. 27 §4 三维资料成果分析和解释 ................................................................................... 28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30

§1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30

§2 对今后实习安排建议 ............................................................................................31

0

附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一章 绪 论

§1 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

1.1.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2)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

(3)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 (4)学会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5)熟悉多次覆盖反射波勘探的测网布置与野外作业。 (6)掌握三维反射地震勘探的资料解释。

(7)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8)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和地震成果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9)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1.1.2 实习的内容

(1)了解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2)浅层地震仪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3)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设计。

(4)浅层地震折射波野外采集技术(每人采集4炮)。

a.激发和接收条件试验; b.干扰波调查;

c.最佳窗口接收参数的选择; d.相遇追逐时距曲线资料的采集; (5)浅层地震反外采集技术。

1

a.最佳窗口接收参数的选择;

b.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野外资料采集方法示范。 (6)浅层地震折射和反射资料的整理、初步处理和解释。 (7)浅层地震折射波的整理、初步处理和解释。

(8)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没有水平切片,所以只做垂直剖面的地质解释)。

§2 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

1.2.1实习工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我校的实习基地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与辽宁省相接。秦皇岛,因公元前215

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地理坐标在北纬39°24′-40°37′,东经118°33′-119°51′,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口276万。市区长50km,宽6km,是一个狭长带状的滨海城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 1.2.2气候特点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0.1℃,最热在7月,平均25℃,最冷在一月,平均-6.5℃,年平均温度8.9-10.3℃,年平均降水654.9mm左右。

1.2.3社会经济情况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秦皇岛境内山峦起伏,万里长城横亘全境,是长城最精华地段之一。拥有老龙头、天下第一关、长寿山、角山长城、孟姜女庙等优秀旅游景点。

秦皇岛市共有各类矿产56种,其中煤炭、黄金、铁、铜、锌、铝石、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

秦皇岛市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这里文化、体育设施发达,拥有一流的广电中心、

2

报业大厦、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近年来,大型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接连不断,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在这这个城市举办。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山坡多种植桃、苹果等。

秦皇岛地区的地质露头齐全,拥有丰富的地质构造类型,是我国典型的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1.2.4实习基地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站位于河北省境内秦皇岛市,教学实习路线东起山海关,西至南戴河,北起柳江盆地,南至渤海海滨,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25km,涉及海港区、北戴河海滨、山海关区、和抚宁县石门寨等地区。实习站建在海港区和北戴河区之间的山东堡村。(图1-1)

图1-1实习基地地理位置图

1995年实习站与燕山大学联合办学,目前实习站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树木茂盛,空气清新。每年暑假接待京汉两地实习学生上千名,同时对外开放接待兄弟院校和旅游观光客人等,“北戴河实习站”已经成为极地质、地理、地球物理、水文、旅游、人文、生物等多种学科学生实习和成人教学、旅游接待、办公化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基地。 1.2.5实习工区简介

本次实习使用的为geode地震仪,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oe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采样间隔可以从20微秒到16毫秒。采集的数据保存在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上或其他介质上。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个小时。 (2) 地震检波器(Geophone)

检波器的作用:把地表微弱的机械振动变成电信号,然后记录下来。因此,实质上它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原理就是发电机原理)。

检波器可分为:速度检波器(动圈式)、位移检波器、加速度检波器。 (3) 电缆(大线)

(4)24道检波器需2根电缆。

3

(5)激发

第二章 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仪器简介

平的信号,并用归一的“短划”形式记录在电敏纸上。一方面通过地震波的非线性变换,将连续的地震信号用幅度比较器转换为脉冲讯号;另一方面用逻辑门对双信号道的信号利用相关波长滤波技术进行处理,可得到记录良好的浅层反射波。

图2-3 浅层地震仪工作原理 图2-4浅层地震仪的组合

计数型浅层地震仪是通过地震波由检波器1到检波器2的传播时间来得知振动速度的。即把地震波到检波器1﹑2产生的信号分别作为启停控制脉冲,并用时钟电路提供的计时脉冲,将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数字化,用数字的计时单位直接给出观测值。

波形表示型浅层地震仪主要有光线示波器型和紫外线示波器型﹑阴极射线管指示器型和传真摹写型等。它的波形显示方式具有直观显示特点,能进行续至波记录,还能提供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

增强型浅层地震仪是一种采用信号叠加的处理方法来改善检出信号的信噪比,以增大探测深度或便于在干扰严重地区进行有效工作。它测量在同一锤击点多次激发的地震波,将其到达检波器的时刻与各地震界面相对应的相同信号叠加在一起,从而使信号得到增强,而相位紊乱的随机干扰信号随锤击次数增加而趋于互相抵消。

我们本次使用的地震仪器是由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兼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