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第五章 三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解释

§1 资料概述

工区布置了东西口生产井W1。

图5-1 测网分布图

图5-2 测井数据资料

工作任务:通过对三维资料的处理,画出T3、T6、T7三个层位和断层的位置,并画出三个层位的等t0构造图。对不同层的T0构造图进行对比并作出合理的地质解释,包括各反射层的构造走向和倾向;断层的走向和性质;各断块的接触关系;三个反射层位的相互关系等。

§2 垂直时间剖面的对比与解释 5.2.1

动力学信息: 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道中蕴含的振幅、频率、相位等。

反射波特征信息: 反射波特征信息主要指地震剖面上的同相轴的连续性、反射振幅的强弱、反射同相轴局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 5.2.2 垂直剖面波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1)统观全

造,并且信噪比高、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它还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能经过钻探井位。

(3)重点对比标准层。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标准层,所谓标准层是指具有较强振幅、同相轴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的反射层。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储油层。对选出

15

的对比层位,可由浅至深依次编号。层位代号通常表示为“Tx”形式,字母“T”代表反射波,下标“x”代表具体层位编号,可随意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如:T1、T2、T3?。 (4)相位对比。一个反射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往往包含有几个强度不等的同相轴,选其中振幅最强、连续性最好的某个同相抽进行追踪,这叫做强相位对比,有时反射层无明显的强相位,可对比反射波的全部或多 三维地震资料,才能使其闭合。

(8)剖面间的对比。在对时间剖面进行了初步对比后,可以把沿地层倾向或走向的各个剖面按次序排列起来,纵观各反射波的特征及其变化,借以了解地质构造、断裂在横向上、纵向上的变 低倾角的

(1) 组合起 来。它是构造图的骨架,是作构造图的关键。在勾绘构造图等值线之前,应

先在底图上绘出断裂系统图。

(2)

有可能延伸到测区外面,中间有较小的北东向次生断层发育。T7层位北东和北西向断层均有发育,相互穿插,此断层与前面几条应该不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还不能判断出断层新老关系和形成的先后顺序,判断原则是新断层切割老断层。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