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1 年我国气候旱涝交织、多灾连发。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
和西南地区接连出现三次大范围严重干旱;全国有 260 多条江河发生超警线洪水,钱塘江发生 1955 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汉江上游、嘉陵江、黄河泾洛渭流域同时发生严重秋汛,先后有 7 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调度,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精心组织、全力抗灾救灾,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广大军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战,夺取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有效解决了旱区 2055 万群众临时饮水困难,抗旱减免粮食损失 465 亿公斤,大江大河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洪涝灾害损失主要指标比 1990 年以来均值偏少 4~8 成。
2011 年是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央出台了《中
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召开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取得良好开局。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明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迈开步伐,确定“三条红线”,分流域、分省区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取得阶
段性进展。基本完成了 25 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对水资源和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开展
1
专项执法检查。编制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修订了火电、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制定了生活用水器具强制性节水标准,宁夏作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公布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启动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果,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重点保护综合规划启动实施,组织实施河北向北京、引黄济津济冀、引察济向应急调水,开展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调度以及三峡水库向中下游补水、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确保了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国 76%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1 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 582.3mm,折合降水总量为 55132.9
亿 m3,比常年值偏少 9.4%,比 2010 年减少 16.3%,是 1956 年以来年降水量最少的一年。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