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德国徕卡顶级M镜头完全版 下载本文

接下来的这枚镜头是一枚传说中的镜头,本来我在以前已经介绍过,但是这次还是要介绍一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民用非球面镜头

NOCTILUX 50 1.2

德国徕卡在1960年代就开始探求如果在保证高画质的情况下制造出光圈大于1.4的镜头,而能够完成这样的焦距只有在50MM上。但是日本的多款超大光圈镜头的品质,都让人难以满意。50MM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焦段,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50MM反而容易比35MM变形。因为对角线是完全投射,所以50MM非常接近人眼的视角,但是胶卷是平的,而人眼的感光器是凹的,所以50MM会同时产生桶形变形和枕形变形,导致边缘一团大便,画面很不均匀。但是另外一个方面,50MM是最容易做成高速镜头的焦段,35MM容易散景,而长焦则体积太大。

所以只能在两者进行一个平衡,也就是在保证50MM能够提供更大的光圈的前提下,提高50MM镜头的画质,提高解像度,降低画面畸变。通过球面光学镜虽然也能够完成,但是当时徕卡为了追求完美,依然决定开发当时只存在于理论上的,被认为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禁忌”,那就是“非球面镜片”。

通过加入非球面镜片,把本来的弧形相场强行扭曲成接近平面的相场,一方面减小变形,另外一个方面提高了光的集中度,提高了解像力。而徕卡也不知道这个在1900年提出来的和《海底两万里》一样的科幻小说式的想法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人类是不是真的可以摆脱自然亿万年的光学传播规律,用人造的新规律,来得到想要的光信号。

带着这样的疑问,手工打磨非球面的工作开始了。

(50 1.2结构图)

徕卡50 1.2只有6片镜片,但是其中有2片非球面镜片,2片高折射镜片(一个高折射镜片组),当时在报废了无数枚以后,一共生产了5年,制造了大约1000枚成品。当时的售价高达1000美元,如果按照布雷顿森林条约刚刚崩溃的价格来计算,就是保守估计也大约有25盎司黄金,也就是730多克黄金的价格如果放到现在,也要将近30万人民币,所以现在市面上50 1.2只卖18万,是赚到了。

这是50 1.2的MTF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出,香港人说50 1.2是完美的镜头,完全可以用最大光圈拍摄,其实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时代的限制,50 1.2在光圈小半档的情况下画面质量和50 1.0相当。但是不难发现,虽然50 1.2的整体解像力不如50 1.0,但是50 1.2的画面平均度比较好,虽然纵向和切向的差距很大,但是总体比较平稳,这比50 1.0从中央部分画面就明显下降要好。

而且50 1.2作为徕卡非球面的开山鼻祖,在5.6的MTF图上展示了非球面镜头的魅力,那就是边缘画质的提升,如果没有非球面镜片,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突然拉升这么多的,虽然蔡司也能够通过PLANAR结构来完成边缘画质的提升,但是蔡司镜头的光圈往往在1.4和2,并没有50 1.0这么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徕卡镜头很多都有这样的边缘画质提升,都是来源于这枚50 1.2。

而徕卡这种特殊的不是边缘跳水,而是拉伸的MTF所造成的并不怎么平均的画面,我认为才是徕卡画面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都和其他品牌迥然不同的秘密。

NOCTILUX的存世数量很少,一般只有最有钱的人才能玩得起,而且很多人也不会玩,都是拿来收藏,所以这枚镜头并没有立下过什么战功,很多年来都是作为民用非球面光学开端而存在,所以他的意义不是拥有它就可以理解的,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它的人来说,能够明白它的意义就够了,很多有钱人用铜臭侮辱了徕卡镜头,但是我们却在敬仰这人类光学的奇迹。

NOCTILUX家族是徕卡的奇迹,也是人类光学史的奇迹,虽然福伦达也出过50 1.1这样的新时代镜头,但是和徕卡比,还是逊色很多,而蔡司则不提倡在民用135领域制造大光圈镜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AA家族,这不是两片非球面的意思,而是APO-ASPH技术镜头。

ASPH大家都知道是非球面,但是在旁轴的长焦镜头上,还有一种在单反被经常使用的技术,那就是APO技术。在单反上很少听到APO这种说法,但是在徕卡镜头上,拥有APO技术的长焦镜头,是徕卡的王牌

镜头。而这样的镜头目前有3枚,90 2A APO,75 2A APO,134APO,我在这里只介绍90 2A APO,也就是徕卡最自豪的SUMMICRON家族的王牌中的王牌

APO-SUMMICRON 90

2ASPH。

所谓APO技术,是色差消除技术,和非球面一样,也是一种运用于光圈效果比较大的技术,但是和ASPH不一样的是,APO主要运用于长焦镜头。色差消除技术在日本和低色散技术差不多,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低色散技术,比如佳能鼎鼎大名的人工莹石,其实就是用来制造低色散镜片的,而尼康的ED镜片也是低色散,这是狗头里都有的。而旁轴镜头的低色散技术主要是用在长焦镜头上,因为旁轴镜头的投射角度比较大,而且光圈偏小,所以不太有色散的问题。但是徕卡为了克服大光圈长焦镜头在“等效大光圈效果”(虚化)容易出现色散的问题,结合前几代90 2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在1998年首次将两种技术结合了。诞生了当今民用界最贵的一枚标准长焦镜头。

(90 2A APO结构)

这枚镜头的色差值低得惊人,要远远超过其他长焦镜头,而且解像力也非常出色,很难想象,如此昂贵的镜头只有简单的5片镜片。

这枚双A镜头的MTF线非常牛,应该说光圈开到2.0的50MM镜头的MTF线大家都是见识过的,但是作为长焦镜头,光圈2.0能够有如此牛的线条,如此平均的画面,真看成是人像头中的战斗人像了。我们来对比一下前一代,不带非球面的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