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置换
教材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公民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在培养新人才的任务中更是责无旁贷。 本课的《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等进行对换,或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从而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巧妙置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的构思深化要传达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用具: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打开学生创作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基础。因此在上课时,要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多鼓励学生创新,和学生一道创新。
二、创意培养 进行图形创意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重点,以此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
从教材上的作品范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地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置换有哪些方法等。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置换这一表现形式、方法、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补充一些以置换为主要创作手段的招贴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拓展他们的创作思路。
使学生认识到置换只是一种表达的手段,要想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寓意,就要学会开动脑筋,做到巧妙创意。
三、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是教学的关键。采取“先放后收”的办法,由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看看谁的想法多。
围绕教材《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作品,启发学生,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在此基础上再“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讨论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也可采取“同题异构”的方法,出示一些主题,例如:“异想天开”、“请珍爱我们的地球”等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去
展开想象,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独特,谁最有创意。这样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会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四、当堂制作
本课的创作可独立完成,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以手绘为主,还可以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有条件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借助电脑进行创作。
在学生进行创作中,要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较好的想法要予以鼓励和肯定。学生作业完成之。
五、展示互评
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六、课堂小结 学生的创意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在思想上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练习,加大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类似图形创意的课业不仅可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很有效的。 教学反思:
2、《我设计的新机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对高智能机器设计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设计新机器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通过图片欣赏了解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在计算机的高速运转等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创作带来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发展创新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观看图片,认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古时候的科技很不发达,人们记事在绳子上。 随着时间的前进,社会越来越进步了。
2、教师提问:通过欣赏,你都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并揭题:的确,先进的 机器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节省人力资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设计的新机器》。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自由发言具体说。 2、欣赏学生设计的新机器,教师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明家,为社会做出贡献。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张设计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欣赏,交流意见,发现这些新机器的独到之处。
3、启发学生创作思路:你想不想设计一个先进的新机器?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说一
说?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与补充建议。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如:我想设计一支智能笔,它能帮我纠正错别字、坐姿、英语发音,还可以听音乐等。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 1、功能新、多 2、造型美观 3、画面饱满、色彩丰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3、图片蒙太奇
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中蒙太奇的表现方法。
2、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图片探讨,寻奇: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欣赏、分析书中作品《约克郡的母亲》《1986年4月11日--18日的珍珠大道》)
2、提问: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欣赏、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
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
4、分析书中作品:你觉得哪些作品想象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
图片蒙太奇:是利用多个图片或图片的多个局部,拼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的创作方法,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这种制作方法和以往我学到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位艺术家,通过认识和欣赏他的作品,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的问题。 蒙太奇最初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电影工作者们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即电影蒙太奇。
二、尝试表现 我们怎样才能将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规的方式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呢?
(一)线描的绘画表现方式:
1.注意黑白对比。2.注意疏密变化。
(二)注意组合的相互间的创意程度,充分发挥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