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329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与人之闻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人与自然之闻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D.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海随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了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A.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B.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 C.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 D.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3、人际关系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思维科学 C.社会科学 D.工程科学 4.乔治·C·霍曼斯的人际关系理论是
A.人群关系理论 B.人际交换理论 C.人际需要理论 D.社会交往理论
5.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经济学功利主义观点,提出分析社会交换过程的六个命题的学者是
A.乔治·C·霍曼斯 B.梅奥 C.罗特利斯伯格 D.舒兹 6.戏剧交往理论又被称之为
A.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B.印象管理理论 C.认识平衡理论 D.人际交换理论 7.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的情境系统包含的要素是 A.父母、成人、儿童
B.交往手段、交往条件、交往情境
C.主体、交往对象、交往双方对某一客观事物盼认识和评价 D.交往目的、交往过程、交往内容 8.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A.相互接触、相互近似 B.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 C.相互补充、相互悦纳 D.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9.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的学者是 A.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 B.美国学者哈里斯
C.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 D. 前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 10.英国的珍妮·古道尔于1971年出版了 A.《黑猩猩在召唤》 B.《猿猴社会》 C.《感情的猿=人》 D.《猿猴家书》
1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等级差别为准则,以土地占有为标准”是 A.原始社会血缘关系的特点 B.奴隶社会依附关系的特点 C.封建社会宗法关系的特点 D.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特点 12.“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定义的是
A.人际关系的功能 B.人际关系的类型 C. 人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D.人际关系的结构 13.不属于构成人际关系内在因素的是
A.交往主体 B. 利益 C.情感 D.尊严
14.“音量、节奏、停顿、沉默”等可归属的语言类型是 A.体态语言 B.有声语言 C.书面语言 D.辅助语言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的是
A. 人际关系的隐性因素 B.人际关系的显性因素 C.人际关系的功能 D.人际关系的交往情境
16.“原始社会的平等关系,阶级社会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同志式的 关系。”说明的是
A.消费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B.政治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C.交换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D.分配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17.经济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经济关系又包含多种关系,下列哪种关系是 最基本的关系?
A.生产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消费关系
18.人们结成的哪种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最重要、最持久? A. 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法律关系 D.道德关系
19.“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阐释的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网络道德 20.“人际第一关系”表现为
A.上下级关系、伙伴关系、竞争关系 B.同乡关系、邻里关系
C.球友、棋友、舞伴关系 D.血缘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政治关系一般包括
A.阶级关系 B.党派关系
C.民族关系 D.国际关系 E.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22.个性系统的动力子系统的构成包括
A.需要、动机 B.理想、兴趣
C.认识、情感、意志活动 D.能力特征、性格特征 E.信念、世界观
23.法律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区别在于
A.规定方式不同 B.产生的时间不同 C.作用不同 D.执行机构不同 E.强制程度不同
24.业缘关系的特征表现为
A.间接性 B.调节的两重性 C.角色行为的差异性 D.直接性 E.获取性
25.人的仪表包括
A.相貌 B. 性格特征 C.穿着 D.仪态 E.风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26.社会制度 27.原则 28.归因 29.心理修养 30.交往主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怎样与父母相处?
32.同学相处如何以诚相待?
33.羞怯心理的形成有哪四种情况? 34.自傲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
35.如何有效消除和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36.试述妥善调适朋友关系的技法。 37.试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8.【案情】
材料一:美国政治家林肯1958年在一次竞选中讲到:“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列宁讲“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诚实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材料二: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