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含答案) 下载本文

2.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 D.+6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2O B.氢氧化钠:NaOH C.氢氧化钙:Ca(HO)2 D.硫酸钾:KSO4 4.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Cl2、NaCl B.NH4Cl、HNO3 C.MnO2 、K2MnO4 D.PO4)2 2O5、Ca3(P........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 A.3N——3个氮元素 B.Al——铝离子 C.O2 ——氧气 D.P——1个氮原子

6.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含义最多的是( ) A.2O B.Al C.N2 D.Zn2+

8.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9.在①N2O5 ②x ③N2O3 ④N2 ⑤NH3五种物质中,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O2 B.NaNO2 C.NH4Cl D.N2O

10.不少中小学生喜食油炸薯条。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引发多种疾病,其结构为:,据此,不能推断出丙烯酰胺的( )

A.组成元素 B.化学式 C.密度、状态 D.相对分子质量 二、填空题

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2)2个氢分子________;(3)氢氧根离子________;(4)+2价的钙元素________;(5)五氧化二磷________。

12.(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A.原子;B.分子;C.离子。试判断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________;②铁:________;③氯化钠:________。

(2)四氟乙烯(化学式为C2F4)是常见的一种物质,可用于制家用不粘锅的保护膜,它还可能成为未来的人造血液,作为血液的替代品。根据四氟乙烯的化学式,你得到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条)。

13.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下面是对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A.熔点185℃~191℃,气味辛酸 B.莽草酸为白色精细粉末

C.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

D.能与活泼金属、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三、计算题

14.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计算:

(1)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3)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l%)。 答案:1.D 2.B3.B4.D5.C6.D7.B8.B9.A10.C

11.(1)2N 2)2H2 (3)OH (4)Ca (5)P2O5

12. (1)①B ②A ③C (2)四氟乙烯是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 一个四氟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构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3.(1)50 (2)D

14.(1)60 (2)7﹕8 (3)53%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 3N2 +4H2O+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R的化学式为( )

A.N2O4 B.NO2 C.N2O D.CH4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C.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D.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 5.实验证明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X是氢气 B.X是甲烷 C.X含有氢元素 D.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6.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若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关

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一种新的化合物生成 B反应物为双氧水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W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50 2 1 45 1 28 23 x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8.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 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

9.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因此需要经常补充钙单质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将普通的铜、铝转变为黄金 二、填空题

1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下同),化合物的是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2.回答下列问题;

(1)在H、H2、H+中表示氢离子的是_____。

(2)已知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写出氧化锂的化学式_____。 (3)在反应4HNO3===4NO2↑+2H2O+X↑,X的化学式为_____。

(4)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三、简答题

13.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6.D 7.C 8.C 9.C 10.B 二、填空题

11.(1)2 (2)14﹕3 (3)BC AD (4)14﹕27 12.(1)H+ (2) Li2O (3)O2 (4)三 10﹕10﹕1 三、简答题

13.不正确 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等。)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1L芝麻和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 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间的重新组合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D.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体积一定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 4.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7.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N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18 X(未知) 乙 1 26 丙 2 2 丁 3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