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下载本文

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

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空降兵某团进行跳伞训练,伞兵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N,伞和其他装备重100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大小是( ) A.100N B.700N C.800N D.600N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降落伞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其总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求出受到的阻力.

【解答】解:降落伞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阻力等于重力,总重力等于800N,所以他们受到的阻力也等于800N. 综上分析故选C.

【点评】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之一就是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可以确定另一个力.

3.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轴承中装有滚珠 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C.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

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即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了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熟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比为FA、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为水的质量相等,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

(2)根据p=ρgh即可比较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答】解:(1)A、B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的重力相等; 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 (2)由于容器装的是水,由图可知:hA<hB,则根据p=ρgh可知:pA<pB.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压力的比较,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般用p=ρgh,但对形状规则的容器(圆柱体、正方体)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相等.

5.如图所示是把不同的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实验,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甲、乙、丙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若物体做的功越多就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研究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1)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出来的,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就表示小球的动能越大.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要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时,必须控制质量一定,改变物体的速度.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甲、乙两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实验.

6.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同学们利用白炽灯,灯 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插头、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能成为导体. 【解答】解:

A、D、只对灯泡玻璃芯加热,玻璃芯能否导电不能判断.设计方案都不合理;

B、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并联,无论玻璃芯是否导电,小灯泡都能发光.设计方案不合理; C、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串联,对玻璃芯加热,如果灯泡发光,说明玻璃芯能导电;如果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芯不导电.设计方案合理.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