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试题 下载本文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试题(二)

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是

A.轿子 B.人力车 C.自行车 D.汽车 2.公共汽车在我国运行较晚,最早出现公共汽车上路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4.“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

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C.航空事业 D.电报电信业 5.(09上海历史)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6.中国的火车经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程,这说明 ①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7.近代中国铁路交通、通讯事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清政府的努力 C.民间百姓的需求 D.外国的积极指导 8.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我会选择

9.晚清以至民国,近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和从业人员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因素有

①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②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③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④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

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1

12.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3.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发生质的进步是始于 A.自行车的传入 B.轮船进入中国 C.电车、汽车在中国出现 D.飞机的研制成功

14.右图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B.中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列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15.电车、汽车成为我国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是在 A.20世纪初 B.民国时期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80年代后

16.推动中国自行研制成功最早的近代化交通工具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17.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你认为最合适他出行的交通工

具是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18. 请你仔细欣赏右面图片。从图片中你能汲取哪些信息 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②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有了汽车等交通工具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④中国交通运输业近代化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 中国第一台有线电报线架设在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台湾 20.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

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 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中国近代: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上海 年份 人力车 1889 1926 6984 14600 马车 544 0 轿子 9 0 马 11 0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0 3459 194 0 0 3764 0 172 有轨电车 0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24.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民航业发展状况描述不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 B.改革开放后,航班与航线不断增加

C.中国尚不属于民航大国D.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均与国外一些大城市有直通的航线

25.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①加强了祖国同边疆地区的联系 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③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住房结构和衣着方式 ④促进了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考点3: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26.(09福建文综)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27.下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报纸 ②电影 ③电视 ④因特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28.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 ②传播知识 ③通达民情 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30.下列有关中国报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近代报业最早是由欧美在华传教士创办的

②以消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③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④不管其它媒介如何发展,报刊业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32.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 33.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