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 由溶液中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渗透压是一种 溶液吸收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潜在力量,及溶液的吸水力量。特点: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 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量, 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无关。 若两种不同渗透压的 溶液由只允许水透过的半透膜隔开, 水会从渗透压低的像渗透压高的移动, 以维持溶液两侧 渗透压的平衡。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高分子 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
四)血浆酸碱度 4 / 20 19.血液中具有抗酸和抗碱双重作用的成对物质,称为缓冲对 血浆中的 3 对缓冲对于红细胞中的 4 对缓冲对构成缓冲体系 正常人 pH 值为 7.35~7.45 血浆中的缓冲对: NaHCO3 NaHPO4 Na-血浆蛋白 H2CO3 NaH2PO4 H-血浆蛋白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b K-HbO2 K2HPO4 KHCO3 H-Hb H-HbO2 KH2PO4 H2CO3 以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 NaHCO3 / H2CO3 含量最多,作用最大比值为 20:1 因此血浆 pH 值 主要取决于其比值 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 ,通常以每 100ml 血浆的 NaHCO3 含量 来表示碱贮备量。碱储备的单位是以每 100ml 血浆中的 H2CO3 能解离出的 CO2 的毫升数 来间接表示,正常约为 50-70ml/dl。 经常锻炼的人可使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 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 高碱贮备量升高并不十 分明显,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 血液的功能:1 运输 2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3 防御和保护
五、血液的机能(简答) 一、运输 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三、防御和保护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生理 一)数量和形态 20. 通常从每100ml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表示碱储备 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为(4.5~5.5)*1012\\L.平均为5.0*1012/L女性为(3.8~4.6)*1012/L平均为 4.2*1012/L。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碟形。直径约为7~8um周边最远处:2.um;中央最薄处 1um。
二)生理特性与功能 18.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人的脾脏只储存血小板,占 30% 胶体渗透压是指大分子形成的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是有小分子或离子形成的渗透压。 血浆渗 透压上升、水的含量下降、吸水能力变强 2 功能 红细胞具有 O2、CO2 及缓冲血液的酸碱度的作用 3 血红蛋白的组成、含量和特性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约为 120~160g/L ,平均 140/L, 二 白细胞生理 21 一)数量和形态: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无色的血细胞。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4.0~10.0)×109 /L.
三 血小板生理 21 一)数量和形态 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 /L。无明显性别差异。 1 血小板是一种不完整的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 2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反应、吸附和收缩等生理特性。
第三节 运动队血液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队红细胞的影响
6
一)一次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一次段时间运动后,红细胞的数量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 新分布,较为浓缩的贮存血释放进入循环,相对提高了红细胞的浓度。
二)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运动员,血容量增多,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第三章 循环 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是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以心肌细胞膜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 25, 心肌 CELL 上有别于骨骼肌 CELL 的特点 1,对细胞外液 CA 2+浓度有明显依据性; 2,全或无式全部收缩 3,不发生强有收缩
一、兴奋性 一)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5 / 20 1 26 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1)从动作电位去极开始到复极至-55mV 这段时间内,无论给予多大刺激,心肌细胞均不 产生反应,兴奋性为零,称为绝对不应期。
(2)从负极-55~-60mV 这段时间内给予强刺激,可使膜发生部分除极或局部兴奋,但不 能全面去极爆发动作电位,称为局部反应期。
(3)从开始到复极,达-60mV 这段时期内,无论给予多强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爆发动作电位, 称为有效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
二、自动节律性 心肌能自动的、按一定戒律发生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动节律性。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 高,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窦房 结意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
三、传导性 心肌细胞之间以维持特殊的闰盘联结,此外电阻低,因此电流很容易通过,引起相邻心 肌细胞兴奋,使得心肌在功能上表现为“合胞体”
四、收缩性 一)对细胞外液 Ca2+浓度有明显依赖性 骨骼肌有发达的肌质网终池和三联管结构,而心肌的终池不发达,储存的 Ca2+少,因 此在兴奋-收缩偶联中所需要的 Ca2+除从终池释放外,还需要由细胞外液的 Ca2+通过 寂寞和横管膜(实质上由肌膜内陷形成)内流。 二)全或无式同步收缩 三)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在发生一次兴奋后,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相当于机械收 缩的整个收缩期加舒张前期。 心脏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而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 律活动,有利于心脏的充盈和射血。
24,心脏和血管组成肌体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 功能;1,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使新陈代谢能不断进行. 2,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其他体液因素,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实现机体的体液 调节 3,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血液防御动能的实现,有利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活动
7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房与心 室的心动周期均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 (二)心率: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既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常人安静状态,60~100 次/分, 新生儿 130 次/分 以上
三、心输出量 一)心输出量 1 每分钟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安静状态下约为 60~80ml 每分钟由 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2 心指数 以体表面积 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中等身材成年人体表面积为 1.6~ 1.7m2,安静和空腹状态心输出量约为 5~7L/min,故心指数约为 3.0~3.5L/(min*m2) 27,每分钟由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输出量×心率=每分摄氧量/动-静脉氧差 (安静 60ML~80ML) 从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100%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8,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1 每搏心输出量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动脉血压 3)心肌收缩能力 2 静脉回心血量:影响因素: (1)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2)脉回流速度 3 心率 4 心力储蓄 6 / 20 六、心脏泵功能的储备 心泵功能的储备又称为心力储备, 指心输出量随集体代谢的增加而增加的能力。 一般健康人 或优秀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均为5~6L/min;取决于 一) 心率储备: 心率储备是最高心率与安静心率的差值, 表示了运动时心率可能增加的潜力。 一般最大心率可用220-年龄估算。 一) 储蓄
第三节 血管生理 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一)弹性血管 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动脉血管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 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二)阻力血管 小动脉和为动脉的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大,称为阻力血管。 三)交换血管 指毛细血管其管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肌膜,故通透性高。 四)容量血管 静脉血管数量多,整个静脉系统容纳了全身循环血量的60~70%。 二、动脉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一)动脉血压的形成30 动脉血压是在心血管系统内有足量的血液充盈的前提下, 由心室射血、 外周阻力和大动 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2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成为舒张压。 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成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8
每搏输出量储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差值可分文为:舒张期储蓄;收 缩期
(1) 一个心动周期内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品滚动脉压。 (2)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舒张压+1/3脉压。 (3)收缩压一般在 100~120 mmHg,舒张压为 60~80 mmHg,脉压为 30~40 mmHg
4 若安静时舒张压≥90 mmHg 或收缩压≥140 mmHg,认为是高血压 5 若安静时舒张压<90 mmHg,可认为是低血压。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 每搏输出量 2 心率 3 外周阻力 4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 循环血量与血液容量的比例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特征 一)静脉血压
31 当体循环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汇集到小静脉时, 血压下降至约 15~20mmHg; 流经腔静脉 时,静脉血压约为 3~4 mmHg 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重点,血压最低已接近零。,将各器 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为中心静脉压。取决于:心 脏射血的能力;静脉回注的速度 二)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1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 心脏收缩力量 3 重力与体位 4 骨骼肌
的挤压作用 5 呼吸运动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导,特点是迅速。局限和短暂。 体液(内分泌调节、外分泌调节、自身调节)调节是辅助,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 自身调节是局部,特点是幅度较小,不十分灵敏。
一 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7 / 20 1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
1) 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自脊髓 1~5 胸段的中间外侧柱, 其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为乙酰胆 碱,节后神经元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内,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脏心率加快、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加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迷走神干中。心迷走神经 的节前和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均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率减慢、心肌 收缩力量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 血管的神经支配
1) 缩血管神经: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通常称为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 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2)舒血管神经:有两种 A 交感舒血管神经,少数,支配骨骼肌为动脉的交感神经,含缩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递质 为乙酰胆碱 B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少数器官如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等。释放 乙酰胆碱可引起血管舒张对支配器官组织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对总外周阻力的影响小
9
二)心血管中枢 1 基本中枢 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三)心血管反射 1 骨骼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骨骼肌的肌纤维、 肌腱和关节囊中存在能够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 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关节 身躯角度的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2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 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 其反射的效果应是使心率减慢, 外周阻力降低, 血压回降,因此被称为减压反射。
1)反射弧: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 随后加入舌咽神经, 进入延髓。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入入延髓。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冲动进入延髓, 换一神经元后, 再进一步投射到包括延髓及 下丘脑等的心血管中枢。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 管神经。效应器为心脏和血管
2)反射效应:减压发射时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3)生理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 节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对于维持动脉血压的恒定和保证这哦哦那个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有 重要意义。 3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感受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是使呼吸加深加快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作用域心脏,可是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能使皮肤、 肾脏、 胃肠等内脏血管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是可引起心脏活动加强,对全身血管以缩血管为主。 第五节 运动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
心血管活动在一次运动过程中的反应
33, 由于运动时, 代谢增加需氧量增加, 要求循环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够随着集体活动的增加而产 生适当的反应,迎合运动的需要。 一次运动过程中,循环功能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和血液重新分配,使 活动加强的器官,尤其是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
一)心输出量增加 运动时新输出量增加, 很快达到稳定。 运动中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和耗氧量成正 比。反射的结果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输 出量增加。 运动开始以后,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发动了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继续运动下 去,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血液化学成分的变化,o2 分压、CO2 分压随呼吸波动哦哦 那个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使得呼吸中枢兴奋。 通过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之间的协调作用, 导致了心血管中枢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结果心输出量增加。运动时的 肌肉节律性收缩和呼吸泵作用,以及皮肤和内脏小动脉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紧张性升 高,静脉血管收缩,都能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提高回心血量、保证心室充盈,维持高的心 输出量。
二)血液重新分配:造成血液重新分配的原因主要是神经体液机制。 8 / 20 二、心血管功能对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