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与要求
摘要:从中国高铁到中国桥梁,从航天梦到飞机梦……创新引领工程建造,
梦想汇聚强大力量。展望未来,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中国必将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不断刷新发展的高度。自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许多民众
摆脱了贫困,人数之众是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是的,持续30多年的经济迅速增长,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和服务享受, 关键词: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的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发展阶段和继续前进的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我們黨和國家﹐對中華民族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为这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的明确意图,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邓小平说过小康不是传统文化上所说的小康,而是在活学活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一个伟大创新,它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闪耀着社会主义的光芒,又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体现这种精神。江泽民在报告中说:“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这里,不仅强调了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强调了社会主义必须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现代化潮流一旦出现,势不可挡,谁不跟这个潮流,谁就要被时代淘汰,就要落伍。现代化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梦。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就是要使中国沿着西方的道路亦即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只是这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
自新中國成立之日起﹐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付出了艱辛努力。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接著﹐又進行偉大的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描繪了美好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在勝利實現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以後﹐在發展目標上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鄭重地把它確立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步。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实践证明,能不能立足国情而又面向世界,能不能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能不能尊重发展规律而又不因循守旧,制定一个符合人民愿望、体现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的关键。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了胜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要求: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8%。GDP连续跃上新台阶,1986年超过1万亿元,1991年超过 2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更是首次超过70万亿元。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那么还有哪些不足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要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就是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的——就是小康还是生存性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的——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不容置疑,但中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需要付出一段艰苦的努力。
(一):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这不仅要求彻底改变生态环境退化、恶化状况,而且在空气质量、绿化面积等方面将取得长足进步,有关指标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在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将取得实质进展。同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城市将进入世界一流的现代人文、自然协调发展城市之列。一个山川秀美、蓝天碧水、绿树花草覆盖的优美环境将与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交相辉映。
(二):实现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更加殷实、富足,这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