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力功函授内部教学全套功法 下载本文

丹田,鼻子随下蹲之势缓缓吸气。

3、两腿慢慢挺膝起立,两手平举随身体上升,同时意想中丹田,鼻子随起身缓缓呼气。 以上升降动作连续做三次。 要点:

身体升降、意想丹田和鼻子呼吸配合一致。 第二段五式左式

五、左右仙鹤展翅

(一)左展翅:接上式左脚向右脚右侧上一大步,脚尖外撇,右脚跟提起,身体向左转体九十度,同时两手在身体左侧前后拉开,手指向下,两手心相对,眼观左手心(劳宫穴)一分钟。 1、两腿屈膝下蹲,两手在身体左侧慢慢向内合抱,同时随两腿屈膝下蹲之势,意想下丹田,鼻子缓缓吸气,眼看左手。 2、两腿挺膝慢慢起立,两手随起身之势前后撑开,同时随起身之势意想中丹田,鼻子缓缓呼气,眼观左手。 以上动作连续做三次。 第二段五式右式

(二)右展翅:右脚向左脚前上一大步,脚尖外撇,左脚跟提起形成右交叉步,身体右转九十度;同时右手从前向上再向后绕行到身后,左手从后向前绕行到身体前,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向下,眼看右手。

1、两腿屈膝下蹲,两手在身体右侧慢慢向内合抱,同时在

两腿屈膝下蹲之势,意想下丹田,鼻子缓缓吸气,眼看右手。 2、两腿挺膝慢慢起立,两手随起身之势前后撑开,同时随起身之势,意想中丹田,鼻子缓缓呼气,眼看右手。连续做三次。 3、两腿屈膝下蹲,两臂屈肘,两手回收,手心向外,手指向侧,同时随两腿屈膝下蹲之势,意想下丹田,鼻子慢慢吸气,眼看右手。

4、两腿挺膝起立,两臂伸展两手前后推开,同时随两腿挺膝起立之势,意想中丹田,鼻子缓缓呼气,眼看右手。 以上动作连续做三次。 要点:

身体升降、两手撑合和意念耍配合一致。 第三段一式 一、日字桩

1、接上式身体向右转一百八十度,左脚蹬地随转体向右抬起,右脚随即蹬地跳起,使身体腾空,同时两手随转体向胸前划弧。

2、两脚落地屈膝成马步,同时两手随两脚落之势存胸前成抱球式,形成三角桩式。 要点:

身体必须落在“日”字中心,同时左脚踩在“日”字左边线中间,右脚踩在“日”字右边线中间。第三段二式 二、金刚桩

(一)两腿开立与肩宽,脚尖微外撇,两腿微屈膝成似坐非坐,双手轻轻提起抱于胸前,两手与胸相离约30公分,两手指似弯非弯、似夹非夹,劳宫穴相对,十指相对、成抱球状,两手指相离3—5公分,身躯正直,头顶悬,两眼似闭非闭,返观内照,舌抵上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图27)。

(二)三角金刚桩的姿式正确与否是决定得功快慢的关键。 所以要求练功者全身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指关节等都形成三角形弯曲,使全身关节形成张弓待发之势。 要点:

全身关节要形成三角形弯曲,作到自然放松。 第三段三式 三、得气

(一)全身形成三角桩后,两手慢慢向外拉约1 0公分后,再徐徐向内合。当两手指合到约2公分时,两手再慢慢向两侧拉开,就这样两手来回开合练习,但要求两手开合动作越慢越好。 (二)练功者在两手开合练习时,小声或默念口诀“金刚功,金刚功,你的气团在手中”,同时,意念边想手中有气感。 (三)当练功者在炼功中两手做开合动作15—25分钟时,浑身发热或出汗,这个时候是两手位臵(找到气感)的最好之时。 (四)练功者在两手开合中,感到两手指在拉时有一股力量,象是弹簧收缩,而在合时两手指感觉有一股吸力,象弹簧拉开反

弹之感(也有的人出现向外拉自动开,而向内合受排斥),这个时候就说明练功者手中开始得功了。

(五)练功者能达到一练功两手就有气感,并感到两手用很大力量也拉不开(或合不拢),这就说明你做三角金刚桩的姿势正确,气感的位臵也最好。

要点: 在练功时两手开合,口诀、意念要一致。 第三段四式

四、顺风摆柳入地三尺

(一)接上式,当练功者两手有气感之后,再继续练三至五天功后,练功者就会出现身体前后左右摆动,手中的开合也随身体前后左右摆动而开合,这就是练功者本身的潜能被调动起来,形成气贯全身的现象。

(二)练功者身体前后摆动较大或自己控制不住时,请不要怕,这是一种好现象。练功者身体摆动越大,而两脚站得越稳,脚心发热,脚象被胶粘住一样,这种现象就是三角金刚桩腿功入地三尺之效果。

要点: 体松,意静。 第三段五式 五、地动山摇

(一)、接上式,练功者在身体前后摆动的基础上,随即意想身体向左移动,使身体重心移到左腿,同时两手随身体移动而自动开合,眼似闭非闭,自然呼吸。

(二)、上动不停,练功者随即意想身体从左向右移动,使身体重心移到右腿,跟似闭非闭,自然呼吸。

(三)、练功者左右移动必须用意念指挥,越慢收效越大。移动炼功结束后,再还愿预备式。 要点:身体随意念移动。 第三段六式 六、童子拜佛

(一)接上式:两腿慢慢屈膝下蹲,两手合抱不动随身体下降,舌抵上腭,鼻子徐徐吸气,同时小腹放松随下蹲吸气之势,意想气沉下丹田,小腹再慢慢鼓起,两腿下蹲与膝平为止,眼似闭非闭。

(二)两腿慢慢起立,随起身之势收腹提肛,意想中丹田,鼻子徐徐呼气,收腹提肛使下丹田元气上升腑腔,使中丹田慢慢鼓起,眼似闭非闭。

以上动作连续做五次。 第三段七式 七、缠丝

(一)、接上式,右手从左外向左合,左手从右手里向右合,当右手内劳宫穴与左手外劳宫穴相对时,右手从左手外向下转,左手从右手内向上转,转至右手上,再从右手外向下转,而右手从左手下向上转,形成两手划圆转动;同时两腿慢慢屈下蹲,随下蹲之势意想下丹田,鼻子徐徐吸气,气沉下丹田,使小腹得气慢慢鼓起,两腿下蹲到与膝平为止,形成缠丝之式,眼似闭非闵。 (二)、两腿慢慢起立,随起身之势收腹提肛,意想中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