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六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复习备课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理解重点语句,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个单元的生字新词及课文中的成语。

3、了解人们是怎样去思考、探索、创造、质疑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习作者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特别是体会说明方法。 4、掌握练习中的题型,在做题中掌握做题的一般方法。 复习重点:注意多帮一下后进生,让他们赶上大家。

复习课时:总共3课时 (第一课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其他两课时为练习与指导。) 复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乐中求学 1、激趣——回顾课文

好奇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包括大科学家拉曼。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课文,一起感悟动人的画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回顾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谁?读读词语,你分别想到了谁?

2、导思——感受形象 人物分析:

两个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理服人; 孔子:实事求是,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本单元成语积累

乐不可( ) ( )云( )志 ( )不应求 坚持不( ) ( )号( )令 水土不( )

(二)着眼整组,明确目标

(三)整体回顾,知识归类 1、课文要点:

《两小儿辩日》:学习古人探索自然规律,勤于观察、思考的科学态度和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学无止境”(孔子不能决也!)

②《飞天梦圆》:了解“神五”“神六”“神七”的相关人物(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③《种瓜得豆》: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能准确找出相关的语句。(打比方、举例子、举数字)

④《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对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体会、理解。 3、阅读句段

1、《两小儿辩日》一文的翻译、理解;

①两小儿对太阳远近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服对方的? ②翻译部分重点语句

2、练习册P32上面“阅读练习”。 3、P61第2题

4、P61:(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一句话的理解。 5、P67:关联词运用(因果关系) (四)同类拓展、深化提高

1、易错字词2、同音字辨析3、按要求写词语4、选词填空5、词语搭配 (五)单元小结、学法迁移

单元复习课通过单元小结,旨在提高学习方法(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学习、阅读的真实需求,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溪水长流”的方法与策略引导)

例: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按照四步骤进行学习:(全体朗读)

回顾课文 —— 人物感言 —— 抓住细节—— 人物描写、

感受形象 提炼形象 分析形象 塑造形象

第四单元 情暖人间

复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重新感受人物身上的高尚人格精神。 2、积累词语,结合课文学会理解,学会运用。 3、重读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阅读分析的训练。 4、进行片断训练,学习运用本单元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3课时 过程展示: 一、整体浏览 1、激趣——回顾课文

本单元课文是以表达人间真情为核心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他们是谁吗? 2、导思——感受形象

桑娜及渔夫坚强、善良 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温迪及其外公:总想为别人做些什么 哈威尔船长:坚毅果忠于职守 3、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形象。 二复习古诗

1、小组检查背诵,摘抄古诗下面的注释。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谈谈每首表达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朋友间关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老朋友渐行渐远后作者的思念之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别后怅然之情。

三、复习词语

1、在本单元应学会了哪些词语。

指名读每课中词语采集。重点指导理解:忐忑不安、囫囵吞枣、栩栩如生、巍然屹立等词

2、同桌相互听写字词。 四、重点指导

本单元刻画人物的方法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举例感受

1、《穷人》中的心理活动及人物表情描写的句子。 2、理解重点语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谈碰壁。 《船长》中最后两段。 五、同类拓展、深化提高

1、同类拓展——出示《背影》选段,学法迁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读读《背影》选段,说说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的心? (2)、从这些细节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六、片段练习,习作迁移 写你与同桌发生的小事。 六、单元小结

就阅读而言,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就写作应用而言,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

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复习备课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感知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背、朗诵课文,在背诵中学生继续感悟美的语言,并形成更为深刻的积累。本单元主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时,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关键词句,去认识文章所描绘的中华珍宝。

2、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个单元的生字新词及课文中的成语。 3、掌握练习中的题型,在做题中掌握做题的一般方法。 复习重点:注意多帮一下后进生,让他们赶上大家。

复习课时:总共3课时 (第一课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其他两课时为练习与指导。) 复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乐中求学 1、激趣——回顾课文

本单元主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时,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关键词句,去认识文章所描绘的中华珍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回顾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谁?读读五篇词语,你分别想到了谁? 2、导思——感受形象 故宫:景色 青花:创新精神 陆羽:茶经 精神 敦煌壁画:智慧

3、成语积累——开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