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19 雾在哪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雾在哪里 课型 新授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依据这个理念,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完成活动卡,以确保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创新表达,说出雾在自己心中是什么样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本课的教学注重识字,启发学生多样识记生字,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识字规律和理解字义的方法。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房屋、岸边、散步、消失”等词语。(重点)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重点)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要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难点)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制作本课生字字卡。(学生) 课前准备 2.了解雾的相关资料。(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用时:3分钟) 教师指导 1.出示有雾的情境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天气现象。 2.出示生字卡片“雾”,引导学生识记。 3.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活动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 2.读准字音,观察字形,想办法记住“雾”。(换一换:“雷”的“田”换成

“务”。)

3.齐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

1.教师范读。

2.组织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自学生字的要求,组织学生小组

二、读文识字,合作交流(用时:15分钟)

合作识记生字。

自学要求:拼一拼,记一记,考一考。 4.开展小组识字擂台赛。

课件出示游戏“送小青蛙回家”。每片荷叶上都有生字,正确读出该荷叶上的字就可以把小青蛙送回家。

5.“我说你找”游戏。教师说出生字,请学生快速举起字卡。

利。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小组长领学,出示生字卡,组内成员一起拼一拼。 (2)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用的是什么方法,然后给生字组词。

(3)组长出示生字卡考一考小组成员生字掌握的情况。 4.参加小组识字擂台赛。小组成员轮流读荷叶上的字,生字读正确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 5.听老师说生字,快速从字卡中找到相应的字,大声读出生字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重点点拨(用时:10分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淘、顽”,积累词语“又淘气又顽皮”,扩展“又____又____”结构的词语。 2.指名读第2、3自然段,学习生字“论”。出示顿号,认识顿号,引导学生观

1.读第1自然段。

(1)识记生字“淘、顽”。(换一换:淘——萄。加一加:元+页=顽。)

(2)说几个“又____又____”

察顿号的形状,指导朗读时注意的地方。 3.读第4自然段,学习生字“暗”。 出示对比图,引导学生感受“明”“暗”的区别。

4.指名读第5、6自然段,学习相关内容。 (1)识记生字,重点点拨:岸、街、切、梁、屋、甚、至。

(2)出示“海岸、桥梁”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

这样的词语。 2.读第2、3自然段。 (1)用多种方法识记“论”。 形声字识记:“论”左表形,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表声。组词:无论,讨论。

(2)观察顿号,长得就像小芝麻,在朗读时,停顿的时间比逗号稍短。

3.读第4自然段,注意“躲

梁……都看不见了。”教师范读,指名读。 藏”的发音。识记生字5.学习第7、8自然段,识读生字。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请其他学生评议。

(2)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学习生字“躲”。 6.组织学习第9自然段。

(1)请学生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指导读好第1句话。

(2)字理识字:“散”和“步”。 出示“步”的字理图,启发学生观察、发现,甲骨文、金文的步字,像一前一后两个脚趾的形状,表示一左一右两足交替前行的意思。

7.合作读第10自然段。

“暗”。(猜谜语识记:明中月隐身,只有音相伴。) 4.学习5、6自然段。 (1)找出第6自然段中出现的生字。想办法识记。(加一加:山+厂+干=岸;顺口溜识:两土穿于行之间。) (2)看图片,弄清“海岸”“桥梁”的意思。

(3)先自由读这个句子,然后听老师读,注意顿号的停顿,声调的高低和语气的轻重。可以把“甚至、一切、什么”恰当地重读。

5.练习读第7、8自然段。 (1)读第7、8自然段,认真倾听别人朗读,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