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cpa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下载本文

【答案】 (1)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直接材料 50000 313800 363800 363800/(88000+10000+9000)=3.4 88000×3.4=299200 (10000+9000)×3.4=64600 直接人工 8250 69000 77250 制造费用 5000 41350 46350 合计 63250 424150 487400 分配率 77250/46350/(88000+10000×(88000+10000×60%+9000)=0.75 60%+9000)=0.45 88000×0.75=66000 (10000×60%+9000)×0.75=11250 88000×0.45=39600 (10000×60%+9000)×0.45=6750 4.6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404800 月末在产品 82600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3350 79900 83250 83250/(88000+9000×50%)=0.9 制造费用 3600 88900 92500 92500/(88000+9000×50%)=1 合计 6950 168800 175750 分配率 1.9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88000×0.9=79200 88000×1=88000 9000×50%×0.9=4050 167200 9000×50%×1=4500 8550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 21 -

2017年9月 单位:元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计 (2)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所以A产品产量=88000×6/(6+5)=48000(千克),B产品产量=88000×5/(6+5)=40000(千克) A产品可变现净值=48000×8.58=411840(元)

B产品可变现净值=40000×(7.2-0.336)=274560(元)

A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000×411840/(411840+274560)=3432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43200/48000=7.15(元/千克)注会经济法习题 B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000×274560/(411840+274560)=228800(元) B产品单位成本=228800/40000+0.336=6.056(元/千克)。 5. 【答案】

现金预算

单位:万元

季度 期初现金余额 一 267 二 11.9 750×2/3=500 1500×1/3=500 1000 0 三 11.8 750×2/3=500 750×1/3=250 750 0 四 713.2 1500×2/3=1000 750×1/3=250 1250 800×50%=400 合计 267 3000 直接材料 299200 299200 直接人工 66000 79200 145200 制造费用 39600 88000 127600 合计 404800 167200 572000 现金收入: 本期销售本期收款 上期销售本期收款 现金收入合计 1500×2/3=1000 500 1500 1500 4500 800 现金支出: 原料采购 800×50%=400

- 22 -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与管理费用 700 500 100 0 0 50 50 0 0 0 50 50 400 700 500 100 50 200 1400 1000 300 200 600 所得税费用 50 设备购置及安装 现金支出合计 0 1750 100 0 255 255×8%/4=5.1 640 0 500 0 0 1950 50 0 4300 50 255 向银行借款 0 归还银行借款 支付借款利息 短期投资 收回短期投资 获取投资报酬 期末现金余额 【解析】

0 255×8%/4=5.1 0 0 0 0 445 640×4%/4=6.4 713.2 0 0 195 195×4%/4=1.95 260.15 10.2 640 640 0 0 8.35 11.9 11.8 260.15 2018年第一季度现金净需求额=1750-1500=250(万元),为正数,即2017年第四季度现金余额(年末余额)大于等于250+10=260(万元)。

2018年第二季度现金净需求额=100-1000=-900(万元),为负数,即2018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余额大于等于10万元即可。历年注会试题

2018年第三季度现金净需求额=500-750=-250(万元),为负数,即2018年第二季度期末现金余额大于等于10万元即可。

2018年第四季度现金净需求额=1950-1250=700(万元),为正数,即2018年第三季度现金余额大于等于700+10=710(万元)

2019年第一季度现金净需求额=1750-1500=250(万元),为正数,即2018年第四季度现金余额大于等于250+10=260(万元)。

【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1)准确理解“下季度现金净需求额”的含义,“下季度现金净需求额”即下季度“现金支出合计”与“现金收入合计”的差额。(2)根据“公司根据下季度现金净需求额外加10万元浮动额确定季末最低现金余额”,由于2018年第

- 23 -

一季度现金净需求额为250万元,所以,2017年第四季度现金余额(年末余额)大于等于260万元,即2017年年末现金余额为267万元(12万元+255万元)。(3)注意现金筹措或运用的顺序:现金不足时,如果有短期投资,先变卖短期投资,仍不足时,再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现金多余时,如果有短期借款,先偿还短期借款,仍有剩余时,再进行短期投资。(4)“借款、偿还借款、投资和收回投资,数额均为5万元的倍数,均在季度末发生。短期借款年利率为8%,每季度末付息一次。短期投资年报酬率为4%,每季度末结算一次”。

四、综合题(本题共15分。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否则不得分,除非题目特别说明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注会模拟题

(1)A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24-14)/1=10(万元/小时) B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18-10)/2=4(万元/小时) C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16-10)/1=6(万元/小时)

因为A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C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B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所以应该先生产A型机器人,再生产C型机器人,最后生产B型机器人。 因为A型机器人销量1500台,所以A型机器人生产1500台,总工时1500小时,C型机器人销量2500台,所以C型机器人生产2500台,总工时2500小时,剩余工时=5000-1500-2500=1000(小时),所以应该生产B型机器人的数量=1000/2=500(台) 即:生产A型机器人1500台,C型机器人2500台,B型机器人500台。

营业利润总计=1500×(24-14)+2500×(16-10)+500×(18-10)-10200=23800(万元) (2)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500×(24-14)+2500×(16-10)+500×(18-10)]/(1500×24+2500×16+500×18)=40%

加权平均盈亏平衡销售额=10200/40%=25500(万元)

A型机器人的盈亏平衡销售额=25500×1500×24/(1500×24+2500×16+500×18)=10800(万元)

A型机器人的盈亏平衡销售量=10800/24=450(台) A型机器人的盈亏临界点作业率=450/1500=30% (3)假设可接受的最低销售单价是P,则: (P-14)×5000-11200=23800 解得:P=21(万元) (4)①单价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10%)-14]×5000-11200=343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34300-23800)/23800=44.12% 营业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44.12%/10%=4.41

- 24 -

单位变动成本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1+10%)]×5000-11200=168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16800-23800)/23800=-29.41% 营业利润对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9.41%/10%=-2.94 销量增长10%:国家cpa考题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5000×(1+10%)-11200=273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27300-23800)/23800=14.71% 营业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14.71%/10%=1.47 固定成本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5000-11200×(1+10%)=2268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22680-23800)/23800=-4.71% 营业利润对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4.71%/10%=-0.47

②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③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的因素属于敏感因素,所以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属于敏感因素。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