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作者:梁晓蓉

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10期

[摘要]李鸿章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和强敌,在外交上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对争取自强的安定环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晚清国力孱弱、统治者目光短浅、派系斗争激烈和国际形势复杂等原因,李鸿章的外交策略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境地。 [关键词]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

[中图分类号]K2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017-02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的认识出发,在中国国力孱弱的情况下,企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维护国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虽然这种策略在运用中并未给清政府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

一、“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运用

李鸿章主持清廷外交后,敏锐地意识到给中国带来灾难并构成极大威胁的西方列强看似一致,其内部却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和无法调节的矛盾,处于弱国地位的中国只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些矛盾,使之相互掣肘,实现均势,就能维护清政府的权益和统治。于是,他大胆地推行均势主义,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护中外相安的局面,这一外交策略被他冠以传统的外交术语“以夷制夷”。

(一)寻求他国调停

即借助外国的力量,对涉华外交事件进行干预和调停,改变中国在事件中的被动局面,从而避免发生冲突或战争,尽可能保全清廷利益。如“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李鸿章寻求俄德法三国的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 (二)开展多国合作

此实为利益均沾,即与众多国家合作,使之相互牵制,从而达到平衡各方力量、维护清廷利益和安全的目的。最能体现李鸿章这种国际合作策略的是对朝鲜问题的处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一直谋求独占朝鲜半岛,并在1876年逼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气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寻求制日之策,1879年,李鸿章写信给朝鲜原任太师李裕元,说服他对朝鲜宫廷施加影响,让朝鲜同各国通商订约,借以牵制日本,避免朝鲜为一国所灭,从而保持中国的宗主国地位。1881年,美国在马建忠的协助下与朝鲜签订了《朝美通商条约》,并在条约的附属照会中承认中国对朝鲜有宗主权。此后,英德等西方列强也以此约为蓝本,与朝鲜签订通商条约,同时承认朝鲜对清朝的藩属地位。这种合作使欧洲各国均在朝鲜获得商业利益,而令日本侵霸朝鲜的野心遭到强力遏制,当然也保存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三)实行国际结盟

在和列强的交往中,李鸿章逐渐觉察到列强对中国的窥窃之心,为此,他提出以结盟遏制列强过分侵略的办法,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联日与联俄活动中。起初,李鸿章看好日本,认为“该国与中国最为邻近”,又同文同种,“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外援”,试图与日本联合建立“东方战线”,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然而联合日本并没有给清廷带来和平,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促使李鸿章从联日转向联俄。他认为俄国实力较日本雄厚,依赖俄国更加可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俄国联合德法成功地使日本“还辽”,并且使赎辽费由1亿两降至3000万两,使得清廷及一些地方督抚大员对俄国另眼相看,朝野上下一片“联俄”呼声,李鸿章充当了清政府的联俄使者,并最终建立了针对日本的军事同盟。

二、“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失败的原因

“以夷制夷”是利用“夷”之间的相互冲突来“以夷攻夷”,在夹缝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以求得生存的一种外交策略。李鸿章采用此策略,为处于列强争夺之中的中国赢得了较多的生存机会和国际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统治。然而,这一策略的运用却最终以《中俄密约》的签订而宣告失败,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国力孱弱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以夷制夷”策略的运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必须有较为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否则,只要均势失衡,或者根本没有形成均势,其结果必然为“夷”所制,而李鸿章恰恰忽略了这一前提。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没落和清王朝衰败时期,政治腐朽、经济落后、武器原始、实力衰微,根本无法与勃兴的资本主义势力相抗争。正所谓弱国无外交,由于没有实力作筹码,“以夷制夷”策略反而经常使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二)目光短浅是失败的必然原因

面对列强的窥窃,清廷不急图自强,事事俱以应付为主,缺乏长远发展规划。而作为清政府外交机关的总理衙门,在其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办理外国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两全,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的对外方针,其实质即是为了避免“决裂”,宁可一切“迁就”顺从列强意志,根本就没有考虑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李鸿章本人虽然多年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持外交,却昧于世界大势,过分迷恋某几个或某一个列强的“有利于中国的”干涉,笃信被列强视为侵略工具的国际法。甚至在与列强的外交中,他还秉承以“诚”为本,主张“推诚相见,平情说理”,可以说,从清廷到总理衙门再到外交官,均未认识到外交的宗旨和目的,只会“以了事为要义”,目光短浅,“以夷制夷”策略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派系斗争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尽管“以夷制夷”策略旨在维护封建统治,但内部的政治派系斗争却使好不容易取得的外交成果化为虚无。中法战争期间,“鸿章与宝海遂有分界保护之议,乃外而疆臣,内而言路,皆以为不然”。其实,《宝海三条》比之《法越顺化条约》,已为中国争得了几分利益。后来签订《李福简约》,又是“异议蜂起,当轴摇惑”,弹劾李鸿章的奏折达47份之多。为此李鸿章自己也倍感委屈,“以夷制夷”争取和局必须和自强御侮联系起来才有积极意义;只有当自强运动逐渐收到成效,并不断加强外交活动所依靠的综合国力,“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否则终将在弱点全部暴露之后彻底失败。可是,在这种政治派系斗争的环境里,李鸿章“以夷制夷”所争得的和局,没有用来发奋自强,却在虚骄空论中耗尽了,直接导致清廷外交的失败。 (四)国际形势复杂是失败的间接原因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及殖民地及半殖民地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异常复杂,增加了清廷及李鸿章对国际局势全面清晰了解的难度。而中国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列强都想在华攫取更多利益,因而引起的外交事件左右牵连,极其复杂。特别是当列强取得共识、进行联合的时候,中国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以夷制夷”政策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尤其中国作为弱者,很容易反被利用。如日本占领琉球时,正值欧洲各国要求免内地厘金、俄国交涉伊犁问题,李鸿章“与英国威使、德国巴使议及(日占琉球),皆若漠不关心。各国正合谋减内地洋货厘金,若因球事求助,适予以挟制之端”。遇到这种情况,李鸿章“以夷制夷”政策就难以运转,无论利用哪一方都有反被利用的危险,常常使他“只手空拳,不知何以为计”。

总之,“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外交策略,为当时落后的中国赢得了短时间的和平安定,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晚清的外交困境。李鸿章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失败,是对弱国无外交这一论断的再次证实。

[参考文献]

[1]栾兆鹏.李鸿章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2]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第一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