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等四校2016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 下载本文

28.用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H的普通

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H标记

29.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如图为该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

3

33

A.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②③④细胞 B.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②细胞中 C.④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④细胞在分裂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

30.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C.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6

31.(5分)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涉及的细胞生命历程包括 。

(2)同一个体体内,上述细胞遗传物质相同,为什么? 。 (3)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4)若将肝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 (5)下图为上述过程中的相关模式图,错误的是 (填序号)。

32.(12分)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获得2015年

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

要区别是 。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 的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以与血红素产生烷化反应,组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干扰疟原虫代谢,其中的血红素位于血红蛋白内,血红蛋白的必有的元素是 。 (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充足二氧化碳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

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突然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bc点之间,影响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7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a点的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 。 ②若叶片增、减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产生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

33.(9分)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X、

Y、Z代表信号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___ 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 __ __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此时神经元A膜外的电位为___ __,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食欲降低;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___ __(填“增加”或“减少”),饥中枢兴奋性降低,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神经元B缺少____ __,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

8

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 _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饮水不足时会使下丘脑分泌的___ __激素增加,同时使兴奋传到__ __,使人主动饮水。

(5)某些肥胖患者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A的瘦素受体,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 34.(8分)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

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样地2密度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

__ ___,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22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____ ____。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 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 ____。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_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5.(8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

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下图所示)。

2

9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 酶催化,mRNA通过 进入细胞

质。

(2)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

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写出两种组合),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 。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

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

36.(8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

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到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体内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体内注入 ,

而丙组鲫鱼体内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

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 组鲫鱼体色最深。

2016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四校联合考试卷(生物科)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21~3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5 DADBC 6-10 BBCBA 11-15 BDCDD 16-20 BDCDB 21-25 ABDCC 26-30 DCDCC

32.(12

10

分)

⑴疟原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有无核膜或无核膜不给分) (1分)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分) C、H、O、N、Fe (2分) ⑵基本不变 (2分) 光照强度 (2分)

⑶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分) ②三、四(少答一个不给分) (2分) 33.(9分,每空1分)

(1)胞吐 特异性受体 (2)负电位 减少 瘦素的受体 (3) 抑制

(4)抗利尿激素 大脑皮层 (5)自身免疫病

3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2)不是 (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 (3)22只/hm2

(不写单位不得分) b 增加密度梯度 (4)促进 (2分)

35.(8分)

(1)RNA聚合 核孔

(2)9 AaBb×aaBb、AaBb×Aabb (一个组合1分) 1/8

(3)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36. (8分)

第二步:等量的(2ml)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

等量的(2ml)鱼用生理盐水

(注:第二步中不写等量或2 ml均不得分)第三步:背光 预期实验结果: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