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试卷(6)
一、选择题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将HAc—Ac- 溶液稀释一倍,溶液的[H3O+] 就减少到原来的1 / 2。
B.0.1mol·L-1的KH2PO4和0.05mol·L-1的NaOH等体积混合,可配成缓冲溶液。 C.0.2mol·L-1的HCl与0.2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可配成缓冲溶液。 D.在正常人血浆中[CO2]溶解 /[HCO3-] 约为20 / 1。
E.0.1mol·L-1NaH2PO4溶液与0.1mol·L-1 Na2HPO4溶液的pH值相等。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红的变色范围为4.4~6.2 ,故在pH=5.2时溶液应呈现红与黄的混合颜色。 B.对同一反应,不管用哪种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都一样。 C.温度升高使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D.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化学反应。 E.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05 + 0.1 + 0.005 = 1.110
3.下面几种仪器构造中,哪一种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结构? A. 光源 → 吸收池 → 单色器 → 检测器 → 显示器
B.光源 → 吸收池 → 单色器 → 检测器
C.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D.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 显示器
E.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显示器 → 检测器
4.下列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只要反应及温度一定,正、逆向的反应速率常数应相等。
B.决定反应速率大小的活化能、速率常数均与温度无关。 C.化学反应速率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 D.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E.反应级数必是正整数。
5.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溶液的pH与浓度基本无关。
A.NaOH B.Na3PO4 C.NaAc D.NH4CN E.H3PO4
6.下列哪项符合二级反应特征
A.k的单位:[时间-1 B.k的单位:[时间-2 C.k的单位:[时间1 D.t1/2 = 1/K E.t1/2= 1/kc0
7. 在定量分析中,减小偶然误差可用
A.校正仪器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空白试验 D.对照试验 E.掩蔽杂质干扰
8.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lgc对t为直线关系,则该反应为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2/3级反应 E.无法确定
9. 在HA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Ac固体,将使
A.溶液的离子活度因子增大 B.HAc的离解度增大 C.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 D.HAc溶液的酸度减少 E.HAc的Ka减小
10.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某浓度的HAc溶液时,正确的说法是 A. 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B. 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为中性 C. 计量点与滴定终点完全一致 D. 由于指示剂选择而造成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E.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与HAc物质的量相等
11.人体血浆存在的主要缓冲对中的共轭碱是
A.CO32- B.H2CO3 C.HCO3- D.H2PO4- E.PO43-
12.下列哪种溶液不具有缓冲作用 A.0.1 mol·L-1 HAc— 0.1 mol·L-1 NaAc B.0.1 mol·L-1HAc— 0.05 mol·L-1 NaOH C.0.1 mol·L-1HCl— 0.1 mol·L-1 NaOH D.0.1 mol·L-1 NH3— 0.2 mol·L-1 NH4Cl E.0.1 mol·L-1 H3PO4和0.15 mol·L-1 NaOH
13.酸碱质子理论中,在水中以下哪组属于两性物质
A.H2O和H2SO4 B.H2PO4 - 和NH4+ C.H2PO4 -和NaCl D.NaHCO3和Na2CO3 E.HS - 和HPO42-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2O的共轭酸是OH -。
B.Ksp (MgCO3) = 6.82×10-6 ,意味着沉淀平衡时,[Mg2+] = [CO32- ] =( 6.82×10-6)。 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溶液的pH与两性物质的浓度绝对无关。
D.H2O、HAc和C2H5OH三种溶剂中,能最好地区分HBr和HCl酸性强弱的是H2O。 E.对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中的bB应该用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15.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mol·L-1,其pH大于7的是
A. NH4Cl B.NaNO3 C.NaAc D.NH4Ac E.NaCl
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物质B的浓度”就是“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 B.表示质量浓度时,质量的单位可以改变,溶液体积的单位也可以改变。 C.温度一定时,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则两溶液的⊿p1=⊿p2。 D.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E.若 c (MnO? ? 1 4)?0.2mol?L151/2
, 则c(MnO4 -) = 1 mol·L-1
1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所含小分子和小离子的质量低于胶体物质的质量,所以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比胶体渗透压小。
B.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C.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D.在临床上补液时只能用9g·L-1NaCl或50g·L-1葡萄糖等渗溶液。 E.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决定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水的转移。
1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说来,反应的活化能愈小,反应速率愈高。
B.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都增大。
C.复合反应中,速率控制步骤决定着整个反应的速率,但反应总级数与速率控制步骤的反应级数不一定相同。
D.反应A+B→C+D 达平衡后,如升高体系温度,则生成C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E.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剂及溶液浓度有关。 B.κ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灵敏度愈高。
C.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波长λmax的光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D.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及光的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E.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可表示为lg(I0 / It)
2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色物质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B.当物质的可见-紫外光谱有两个以上吸收峰时,可根据不同吸收峰处的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物质的依据。
C.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棱镜、透镜、光窗、氢灯和光电管均应用光学玻璃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