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人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种替代性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是社会比较过程,二是提供信息的过程。

二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设置合理目标;

有效利用反馈信息与评价;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合理运用奖励与处罚: 利用竞争与合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2、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觉察、自我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3、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生活活动。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2、大学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明显(分化)、(矛盾)和(统一稳定)的过程。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分化,原先稳定而笼统的’我”被分裂成两个“我”:一个是(理想自我即主体我),一个是(现实自我即客体我)。

4、自我教育的主要心理机制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选择题 1、( A )是自我意识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 2、( B )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 A、自信B、自尊C、自卑D、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是(B ),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是( C )。 A、自我体验B、主客体的直接同一C、自我意识D、自我控制 四、简答题

1、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A、全面地认识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般可以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和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B、正确地对待自我。一方面要积极地悦纳自我,另一方面要理智地对待自我,还要乐观地憧憬自我。 C、努力地完善自我。一要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二要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三是培养健康的自

尊心与自信心;四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五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控。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一、填空题

1、群体的特征决定了群体的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认为群体最好不超过(40)人,不少于(3)人。

2、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和(从众)等方面上。 3、产生从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另外,(群体的一致性)、(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作出从众行为。 4、班集体的类型有:(简单聚合型)、(一般型)和(成熟型)。 5、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主要有:(平等性)、(感情色彩浓厚)和(富于理想化)。 6、大学生人际交往应遵循(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和(社会交换)等原则。 二、名词解释

1、正式群体——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为了组织的特定任务,达到特定目的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式的群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的组织。 3、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社会现象。

4、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从众——是指人们在 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三、简答题

1、如何塑造高凝聚力的班集体? A、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B、创造同学相处的机会

C、发挥学生干部骨干作用

2、高校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P212-213)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真正对品德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有机构成的。

3、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他认为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参照点或标志有两个,一是(尊重准则),二是(社会公正感)。

4、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种水平。

5、道德认识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和(道德信念)的确立。 6、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纪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7、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经历(无道德信念)、(初步道德信念)和(自觉稳定道德信念)这三个阶段。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等三种水平。 9、道德情感按形式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10、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概括起来有(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和(以行育情)等方法。 11、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决心)、(信心)到(恒心)这三个阶段。 12、矫正学生不良品行常用的方法有:(防范协约法)、(表征性奖励法)、(强化暂停法)、(榜样示范法)和(过错矫正法)。 二、名词解释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和。 2、品德——亦称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三、选择题 1、( AD )在品德结构中具有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 A )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基础。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皮亚杰认为儿童公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6~7岁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 C );10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 A),13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 B )。 A、平等 B、公道 C、服从

3、科尔伯特认为,0~9岁儿童的道德水平大致属于( A );9~15岁属于( B );16岁以后逐步向( C )发展。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4、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学习信任阶段,对人最有影响的人是(A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中,对人影响较大的是( B ),在发展主动性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基本上是( C ),在变的勤奋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 D ),在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 E),在承担社会义务阶段,与人密切联系的是(F ),在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对人影响较大的是( G )。

A、妈妈或妈妈式的人B、爸爸或爸爸式的人C、家庭D、学校和邻居E、同辈集体和校外集体F、亲密伙伴G、社会分工和家务承担 5、( B)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必要前提。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6、( C )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7、(C )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时期。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C、中学D、大学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三种水平,( B )学生开始具备具体形象理想,( C)学生开始进入综合形象理想阶段,( D )学生的道德理想就进入概括性理想阶段。

A、小学B、初中低年级或小学高年级C、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低年级D、高中高年级

9、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着年纪增高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 B )下半学期趋于相对稳定。

A、初二B、初三C、高一D、高二

10、道德意志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 C ) A、决心B、信心C、恒心

11、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 C)教育来获得的。 A、社会B、家庭C学校、D、朋辈 四、简答题

1、试论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两级水平,即他律和自律,他认为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具有从他律向自律

发展的趋势。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儿童对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的认识水平。儿童道德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A、 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B、 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C、 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 D、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2、试述科尔伯特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A、前习俗阶段。儿童此时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为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也表现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也称原则的道德水平。此时人们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同样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科尔伯特将道德阶段的发展看成一个系列,同时,前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后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3、试论班图拉等的道德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强化,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是个人差异而非年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榜样造成的;

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认为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口头说教——劝告或教导;另一个是在学习者面前展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社会学习理论者们特别强调行为展示的重要性,认为成人是否言行一致对儿童品德的 形成有重要影响。

4、试述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

埃里克森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道德或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人格或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必须完成一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任务又是受特定文化制约的。每一任务中包括一对矛盾。如果一个个体在每一阶段都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就是顺利完成了该阶段的任务,从而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反之,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从而产生病态和不健全人格。道德或人格发展发展的八个阶段是: A、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此阶段儿童得到足够的关怀就获得安全感,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和环境产生信任,否则就会产生害怕、怀疑心理。 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感与羞耻感、怀疑感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儿童自由,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就会获得自主感,否则其依赖性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变得过分羞怯与怀疑。

C、发展主动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进行各种运行性游戏,父母对其主动性问题给予耐心回答,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反之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D、变得勤奋阶段(6—11岁):勤奋感与自卑感的矛盾。此阶段儿童特别喜欢学习和提问题,如果其得到鼓励、赞扬和奖赏,就会发展和加强其勤奋感,否则就会导致儿童的自卑感。

E、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12—18岁):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 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亲密与孤独的矛盾。 G、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与自我专注的矛盾。 H、达到完善阶段(成熟到晚年):完善与绝望、厌弃的矛盾。

5、学生不良品行是怎样形成的?应采用哪些方法加以矫正?(P243-249)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形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是指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或人格极不协调的一类精神异常。 二、简答题

1、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A、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B、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C、接受他人,善与人交往 D、有较强的情形调节能力 E、适应社会生活

F、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G、人格完整和谐

H、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生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C、生活事件 D、自身因素

3、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攻击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F、强迫型人格障碍 G、回避型人格障碍 H、依赖型人格障碍 I、自恋型人格障碍

4、高校心理咨询应遵守哪些原则呢/ A、保密原则 B、信赖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E、时间限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