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会五年换届工作报告 下载本文

市工会五年换届工作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凝聚职工力量

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在**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市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五年来全市工会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是全市广大职工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光荣

传统和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也是我市各级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工会面对社会变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给工会工作带来的多种考验和挑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开创了**工运事业的新局面。 ——职工素质有了新提升。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在广大职工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表彰、创建“工人先锋号”、技能大赛等为载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促使广大职工在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年来,共评树全国劳动模范2名,省部级劳动模范19名,市级劳动模范30名,县级劳动模范114名;有5个单位获全国或省级“五一劳动奖状”,6名个人获“五一劳动奖章”,1个单位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有一批单位和个人获得了市级以上“创争”活动先进、职工职业道德“十佳”、“五一巾帼奖”等荣誉称号。在县区和基层工会广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的基础上,共组织开展了规模较大、参赛人数较多的12个工种的市级职工技能大赛。涌现出省级“技术能手”12名、

“技术标兵”36名、“优秀选手”63名,有37人取得了高一级技术等级证书。全市职工累计提合理化建议近3万条,创经济效益近9000万元。

——维权工作形成新格局。市、县区建立了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形成了工会配合人大、政协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及专题视察、调研的工作机制,使源头参与维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科学维权观的要求,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有76%的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议,243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探索签订了一批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使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不断推进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以职代会为主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改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到95%以上,已建会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到63%,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逐步推广,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有14户企业被省上命名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单位和职工的参赛率逐年提高。配合安监部门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和重大安全事故调处工作。通过上述措施,初步形成了多层面、全方位维护职工

合法权益的新格局。

——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县区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健全了帮扶工作制度,建立了完整、规范的全市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帮扶工作从单纯的生活救济向助学、助医、助就业等领域拓展,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轨道。依托帮扶中心,市、县区总工会通过向上争取、财政支持、社会捐助、会费配套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在坚持开展“两节”慰问活动的同时,开展了日常救助和“金秋助学”、帮扶困难劳模、救助大病致困职工等帮扶活动,帮扶范围不断扩大,帮扶资金逐年增加。五年来,仅市总工会用于帮扶困难职工的资金累计达到433万元,其中:“两节”慰问困难职工累计达到8900人次,发放慰问金278万元;帮扶特困职工、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大病致困职工共830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55万元。各级工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向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就业援助,全面完成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实现就业三个750人的目标任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工会积极动员广大职工和劳动模范参与抗震救灾,市总工会接受捐款19.66万元、捐物折合价值127万元。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建“五好县区工会”活动为推动,坚持不懈抓工会组建工作,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改制企业普遍建立工

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建会模式,拓展建会领域,在推动非公企业建会和组建区域性行业性新型工会组织上下功夫、求突破,着力把新建项目招聘的员工、分散在个体营业门点的员工和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促使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止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会基层组织数达到2185个,比五年前增加848个;会员数达到11.29万人,比五年前增加3.87万人。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均达到90%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其中新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59个、以农民工会员为主体的工会组织33个,发展农民工会员3.01万人,全市乡镇、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会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深入开展创建示范乡镇工会、“五好”基层工会和“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工会组织的作用明显增强。五年来,新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0个、市级“先进职工之家”106个。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五年共选派300多名干部参加了全国、全省工会干部培训班。市总工会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490余人次,县区总工会通过多种形式培训2400多人次,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一大批干部受到了上级工会组织和地方党委的表彰奖励。市总工会机关强化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