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病选择题 下载本文

A.未患某病的人 B.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某病,而且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

C.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而且某些可能影响暴露与疾病关系的因素与病例 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 E.未患某病,与病例组具有同质的人 b40.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不是 c41.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 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 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

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 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 b4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

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E.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b43.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1∶1 B.1∶2 C.1∶4 D.1∶6 E.1∶8 a4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 E.便于选择对照组

c4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的含义是指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 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d46.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

A.匹配 B.标准化 C.多元回归分析 D.分层分析 E.遵守随机化原则 e47.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一所医院选择病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较易进行 B.节省经费 C.可减少选择偏倚 D.其结果推论到全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E.病例的代表性较差

d48.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较难进行 B.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选择偏倚较小 D.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E.花费较大 c49.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

A.花费较少 B.可由比值比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从研究病例中选择对照 E.对既往暴露的评估可能发生偏倚 b5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主要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量较小 B减少回忆偏倚 C.病例好募集 D.对象容易配合 E.以上均不是 b51.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对,然后对两组观察

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临床试验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调查

d52.为研究儿童肿瘤与胎儿宫内X线暴露史的关系,某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病例组中 宫内暴露于X线者比对照组要多,对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 =2.01,P>0.05,其结论为 A有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危险件要高2倍 B.无效假设是正确的概率为95% C.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概率大于5% D.“X线暴露史的差异”可能由随机误 差所致的概率大于5% E.“儿童发生肿瘤的差异”可能由随机误差所致的概率小于5% e53.对某地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而不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子宫颈 癌的危险因子。这个结论是

A.对的 B.不对,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 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对,因为可能存在生态学谬误 E.不对,因为可能存在偏倚和混杂的影响

b54.某研究者调查了某年内发生的200例死产,将其与200例活产比较。发现死产婴儿母亲

中,65%的人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而活产婴儿母亲中,只有11%长于12小时(P<0.05), 据此,认为母亲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该结论

A.可能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B.可能不对因为在影响生殖结果的其他重要因素方面,劳动 时间长于12小时的母亲可能不同于那些劳动时间短于12小时的母亲 C.可能不对因为用了患病率而不是发病率 D.可能不对因为没有得到高水平的统计显著性 E.B、C均对 d55.某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病人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数比对照组的多,差异进行

统计学检验, =10.85,P<0.001,由此得出结论

A.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发生糠尿病的危险度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几乎高11倍

B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之差为10.85%,出现此差异的概率小于1‰ C.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高血压家族史的概率小于1‰

D出现这种家族史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概率小于1‰ E无效假设正确的概率为99.99% b56.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某研究因素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3~0.75,那么该研究 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1.E

2.B3.E4.A5.C6.D7.E8.C9.D10.C11.C12.E13.B14.D15.A16.C17.D18.B19.C20.B21.E22.B23.B24.C25.A26.C27.C28.B29.A30.E31.C32.C33.C34.B35.B36.B37.D38.A39.C40.B41.C42.B43.A 44.A45.C46.D47.C48.D49.C50.B51.D52.B53.D54.E55.B56.D

绪论的答案 填空题参考答案

1.观察性,实验性,理论性

2.范围不断扩大,形成许多分支,研究方法 进展迅速,疾病监测发展较快 3.人群,观察

4.人群,现场,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答案 CAA

1.C2.A3.A4.5 D6.A7.E8.C9A10.E11.B12.E13.B14.A15.B16.B17.B18.C19.E20.C21.C 22.D 23.B 24.D 25.A26.C 27.C 28.A29.A 30.B31.C32.D33.C34.A35.A 36.C37.D38.C

39.B40.D41.AB42.ABC43.ABD44.ABCD45.ABC46.DE47.ABC48.ABE

1.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某病患者中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B. 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C. 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D. 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答案是B,但我认为按照病死率的公式看A应该是对的呀,

2.下列哪条不是预后研究的目的( )A.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C. 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D.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E. 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答案是D,我选的E,直觉预后研究就是针对一些新药物、新疫苗进行的,因为药物、疫苗对疾病都有直接的或治疗或预防的作用,而自动戒烟与疾病的关联还有待研究呢,又怎么研究预后,总觉得E项少了关联性研究这个步骤,所以没选它。实在不知道选D是为什么 Re:

1.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某病患者中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 是应该选A,可能是答案错误把! 2.下列哪条不是预后研究的目的( ) 这个我们书上没有这部分内容,在临床用的教材里有专门的一个章节写预后研究,预后研究侧重于疾病发生以后,对于疾病的转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其目的也就是要减少死亡。 而答案D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其主要是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章答案

1.单因单果型,单因多果型,多因单果型,多因多果型2.病因,必需病因,辅助病因 3.年龄,性别,职业,遗传4.流行病学三角模型,病因网模型,轮状模型

1.E 2.E 3.B 4.B 5.E 6.E 7.D 8.D 9.C 10.E 11.C12.C 13.B 14.E 15.E 16.B 17.D18.D19.A20.B 21.D 22.E 23.E 24.A 25.C 26.A 27.B 28.D 29.C 30.A 31.B 32.B 33.D 34.D 35.ABCD 36.ABDE 37.ABCD 38.ABCD 第四章1.C2.D3.B4.E5.E6.D7.D8.B9.C10.E11.A12.C13.E14.E15.C16.D17.B18.C19.C20.A21.D22.A 23.B24.E25.A26.E27.B28.B29.A30.E31.C32.C33.D34.E35.B36.C37.D

1询问,现场观察,收集标本2简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3查表计算

第五章 队列研究

1.D2.A3.B4.C5.A6.A7.B8.A 9.C10.B 11.B12.C13.C14.A 15.B 16.B17.D18.D 19.D20.D 21.D22.B23.D24.E 25.B 26.A27.B28.D 29.E30.C31B32.D33.A34.C35.C36.C37.D38.B39.E40.E41.E42.D43.A44.B45.D46.B47.C48.E49.C50.E51.A52.A53.E54.B55.A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1.E

2.B3.E4.A5.C6.D7.E8.C9.D10.C11.C12.E13.B14.D15.A16.C17.D18.B19.C20.B21.E22.B23.B24.C25.A26.C27.C28.B29.A30.E31.C32.C33.C34.B35.B36.B37.D38.A39.C40.B41.C42.B43.A 44.A45.C46.D47.C48.D49.C50.B51.D52.B53.D54.E55.B5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