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下载本文

32、【答案要点】(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2)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3)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4)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33、【答案要点】(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性原则。

(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 (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 (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五、论述题 34、【答案要点】

(1)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

①教学任务。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

②教学内容。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不同,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认识特点、知识水平等年龄特征。

举例论述略。

(2)运用教学方法的总要求:

①综合性。要求教学方法本身不仅能完成具体教学任务,而且应有利于能力和品德发展,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②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不拘泥于书本教条。 ③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把握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举例论述略。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四)

(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B.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B.高速度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

B.模象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C.各科教学活动 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C.课堂练习

B.备课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C.民国初期

B.清末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C.资本主义

B.古代社会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C.谈话法

B.问卷法 D.调查法

14.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___________主张。

17.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_________的规律。 18.__________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

19.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区分度和难度。

20.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_______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_________-特点。

21.一般来说,动机具有 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2.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3.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25.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26.如何矫正学生的品德不良?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6分)

27.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28.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