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浙江省高三选考联考物理试题1(带答案详解) 下载本文

B. 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攀爬力、静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攀爬力、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小猫爬的时候,受重力和山坡的支持力;由于打滑,故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B正确。

6. 真空中,q3为场源正电荷,q1、q2为等量正试探电荷,它们固定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D为AB中点,如图所示,则不正确的是 .

A. D位置的电势高于A位置的电势 B. q1、q2具有的电势能相等 C. q3在A、B两位置产生的场强相等 D. 若把q1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C

【解析】D位置离q3近,故电势大于A位置的电势,A正确;A和B是等电势点,则q1、q2具有的电势能相等,B正确;q3在A、B两位置产生的场强方向不同,故不相等,C错误;把q1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D正确;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点睛:此题关键是搞清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知道场强是矢量,要考虑方向;正电荷在高电势点的电势能较大.

7. 2018年2月6日,马斯克的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樱红色特斯拉跑车发射到太空。右图是特斯拉跑车和Starman(宇航员模型)的最后一张照片,它们正在远离地球,处于一个环绕太阳的椭圆形轨道(如右下图)。远太阳点距离太阳大约为3.9亿公里,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试计算特斯拉跑车的环绕运动周期(可能用到的数据:=2.236,

=2.47)

A. 约18个月 B. 约29个月 C. 约36个月 D. 约40个月 【答案】B

【解析】由开普葡第三定律可得;所以T车≈29个月;故ACD错,B正确。

8. 2017年之前,我国所有高铁车轮都是进口的,2017年具有中国血统的高铁车轮已经实现量产,并占据速度350km/h以上动车组车轮一半以上的市场。图甲为高铁的两个轮子和车轴固定在一起组成的一个轮对,车轮与钢轨接触的部分被设计成锥形(如图乙)。高铁转弯时,轮对会有径向移动。铁轨间距是固定的,在弯道上外轨长、内轨短。下列关于高铁转弯(M为外轨,N为内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大于外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 B. 内轮和外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C. 外轮与轨道接触点A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小于内轮与轨道接触点B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

D. 火车转弯时,轮对会向内侧移动 【答案】B

【解析】内轮和外轮是同轴转动,故角速度相等,B正确,A错误;因rA>rB,由v=rω得,外轮与轨道接触点A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大于内轮与轨道接触点B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又因为弯道上外轨长、内轨短,所以火车转弯时,轮就会向外侧移动, 故CD错误,故选B.

9. 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它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例如盐水。如果把玻璃皿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则正确的是

A. 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液体逆时针转动(俯视)

B. 若磁场方向反向,电池正负极对调,则液体转动方向也发生变化 C. 电池消耗的总功率=电路总电阻的热功率+液体的机械功率 D. 若已知电池路端电压U和总电流I,则液体电阻R=U/I 【答案】C

【解析】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下,据左手定则,液体顺时针转动(俯视),选项A错;若磁场方向反向,电池正负极对调,则液体转动方向不发生变化,选项B错;电池消耗的总功率=电路总电阻的热功率+液体的机械功率,选项C正确;此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不满足欧姆定律,选项D错;故选C。 10. a、b、c三个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如图三条直线描述了三个物体的运动。则错误的是 ..

A. c的加速度是(-0.25)m/s2 B. c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C. a、b向正方向运动,c向负方向运动 D. b、c间距离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c的加速度是

,选项A正确;直线c的斜率大于

b,则c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选项B正确;三条图像均在第一象限,所以均向正方向运动,选项C错;同一位置相同速度出发,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故两者间距离不断增大,选项D正确;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斜率表示加速度,并能根据图象的信息解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1. 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的固定坡面上(足够长),现对其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大小为300N的推力后,物体以4m/s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正确的是 A.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 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80N

C. 若撤去推力,由于惯性,物体还要沿斜面加速一段时间,再减速

2D. 若撤去推力,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1m/s

2

【答案】D

-f=ma得f=l20N,【解析】物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错;由牛顿第二定律F-mgsin30°

选项B错;若撤去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由mgsin30°+f=ma′得a′=11m/s,所以由于惯性,物体还要沿斜面向上运动,但做的是减速运动,选项C错,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物块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题;注意力和加速度之间对应的关系,即力发生了改变时加速度也立即改变。 12. 如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的照片,下表内容是它的一些重要参数:

2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作时,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流约0.75A

C. 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能量大约为2.16×108J

D. 在100-120分钟工作时间内机器人并非一直以40W额定功率工作 【答案】C

【解析】扫地机器人对电池的重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所以基本使用镍氢电池,工作时,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A正确;电池充电时,I=q/t=3Ah/4h=0.75A,选项B正确;电池充满电具有的能量为W=qU=2.16×105J,选项C错;若一直以40W工作,则工作时间为t=2.16×105J/40W=90分钟,而且机器人也并不是一直处于扫地工作状态,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13. 现有两极板M(+)、N(一),板长80cm,板间距20cm,在两板间加一周期性的直流电压,如图所示。

4

103m/s,重力不计,则现有一粒子(正电,=10C/kg)0时刻从上极板左侧边缘水平射入两极板间,v=2×

正确的是

A. 粒子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B. 经Δt =0.8×10-4s,粒子速度为0.8×103m/s C. 粒子能从两板间射出

D. 若粒子要从两板间射出,两板间距至少为10【答案】D

【解析】粒子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组合,粒子的运动轨迹不为抛物线,故选项A错;粒子的加速度得

;经Δt=0.8×10-4s,粒子速度为

10-4s,所以竖直位移,,故选项B错;若粒子能射出,则:t==4×

,板问距20cm,所以粒子不能

从两板间射出,向下C错;由d=10

cm,D正确;故选D.

,带入数据解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