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浙江省高三选考联考物理试题1(带答案详解) 下载本文

点睛:此题关键是要搞清粒子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特点: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后匀速…….联系运动的合成知识进行解答.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右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正沿x轴传播,实线是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1s时的波形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波速为50m/s,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若波速为50m/s,则x=4m处的质点在t=0.1s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若波速为30m/s,则x=5m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D. 若波速为110m/s,则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波的频率为13.75Hz 【答案】BCD

0.1(k=0、1、2……)【解析】由图可得,该波的波长为8m;若波向右传播,则满足3+8k=v×,得v=30+80k.0.1(k=0、1、2……).得v=50+80k,k=0时v=50m/s,则则该波沿x轴负若波向左传播,则满足5+8k= v×

方向传播,故A错误;若波向左传播,x=4m处的质点在t=0.1s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B正确;若v=30m/s2,则

,得0.8=3T,即经过3个周期,所以x=5m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内通过的路程

,发生干涉,频率相等,D正确;故选BCD。

为1.2m,C正确;若波速为110m/s,则

点睛:根据两个时刻的波形,分析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或波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是关键,要抓住波的周期性得到周期或波传播速度的通项,从而得到周期或波速的特殊值.

15. 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从圆弧面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入射方向对准玻璃砖圆心,入射角为θ1时恰好只有a光能以θ2折射角从直径边界出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射光束中只有b光

B. a、b两种单色光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之比为1:sinθ2

C. 若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某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是b光对应的大 D. a光光子的动量小于b光光子的动量 【答案】BD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公式,知道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波长的关系;掌握光电效应的规律以及光子动量的表达式. 16. 以下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轰击的金箱也可以用其他重金属箱,如铂箱

B. 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各异,因此利用不同气体可以制作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C. 因为“放射性的强度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所以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 D. β衰变方程:【答案】AB

【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也可以轰击铂箔,产生散射现象,A正确;能级之间跃迁,可产生不同频率的光,B正确;实验发现,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无论它是以单质存在,还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这就说明射线与这些电子无关,也就C错误;β衰变是说,射线来自原子核,

但前者比后者的结合能小,故D错误;故选AB.

会向外释放能量,虽然

核子数均为234,

,因为

的核子数均为234,所以这两个原子核的结合能相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17.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桌上已有铁架台,纸带,重锤(带夹子),刻度尺等实验器材。

(1)要能完成实验还需一个不可缺少的器材,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及刻度尺的照片,请读出“1”计数点的值______cm,“2”计数点对应

的重锤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重锤的质量m=0.5kg,重力加速度g=9.8m/s2,v2、v6为“2”、“6”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大小,h26为“2”、“6”两计数点的间距,则能否只利用该条纸带的数据,通过等式来验证机械能守恒?答:______(填“能”或“不能”)。

(1). 打点计时器 (2). 1.20,1.21,1.22均可 (3). 【答案】(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均可)0.87,0.88均可 (4). 不能

【解析】(1)要能完成实验还需一个不可缺少的器材,它是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均可)

(2)读出“1”计数点的值1.20cm,“2”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大小为

(3)若机械能守恒,则应该满足

,故不能通过

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是否成立

18. “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V。

(1)某同学连好了实物图,如图,请指出其中的两条连线错误(写数字即可):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__________ A.从0开始慢慢增加到额定电流 B.从额定电流开始慢慢减小到0

C.随意移动滑片,测出想测的电压电流值即可

(3)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该图像,然后描述小灯泡的电阻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电压为2.4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4 (2). 7 (3). A (4). )电压很小时,小灯泡电阻不变,当电压较大时,随着电压增

大,小灯泡电阻逐渐变大(意思对就得分) (5). 12.6Ω

【解析】(1)a;图中导线4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的其中之一上面; b:导线7应该连接在小灯泡右边的接线柱上;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从0开始慢慢增加到额定电流,故选A;

(3)由图像可知:电压很小时,小灯泡电阻不变,当电压较大时,随着电压增大,小灯泡电阻逐渐变大; (4)当电压为2.4V时,小灯泡的电流为0.19A,则电阻为

19. 不少城市推出了“礼让斑马线”的倡议。有一天,小李开车上班,以72kmh的速度在一条直路上行驶,快要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小李看到一位行人正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行速度,完全可以通过路口而不撞上行人。经过1s时间的思考,小李决定立即刹车,礼让行人。经过4s的匀减速,汽车刚好在斑马线前停下。设汽车(包括驾驶员)质量为1500kg。 (1)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2)求汽车刹车时受到的合力大小; (3)驾驶员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

2

【答案】(1)a=-5m/s,与运动方向相反 (2)7500N (3)60m

【解析】(1)72km/h=20m/s 4 由vt=v0+at得:0=20+a×

2即a=-5m/s.

与运动方向相反 (2)F合=ma

5=7500N. 得F合=1500×

1=20m (3)匀速阶段:x1=20×匀减速阶段:x2=得x=x1+ x2=60m

20. 如图所示,AB为水平绝缘粗糙轨道,动摩擦因数为0.2,AB距离为3m;BC为半径r=lm的竖直光滑绝

-3

缘半圆轨道;BC的右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m=lkg,电量q=10C的带电小球,在功率P恒

m=40 m.

为4W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已知到达B点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求:

(1)小球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

(3)为使小球能沿圆轨道从B点运动到C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范围? (4)是否存在某个电场强度E,使小球从C点抛出后能落到A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2s (3)14×104N/C≥E≥9.2×103 N/C. (4)1.4625×104N/C

【解析】(1)因为小球匀速运动 所以F牵引=f

(2)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t=2s

(3)若小球刚好过B点,得 E=1.4x104N/C

若小球刚好过C点, 所以

又因为:E=9.2×103N/C

104N/C≥E≥9.2×103 N/C. 综合所述:14×(4)因为

又因为

104N/C 得E=1.4625×

E的值超出了(3)中的范围,所以不能。

21. 在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中,10分度游标卡尺分别多次测量了同一根金小明用螺旋测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