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案) 下载本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江西省铜鼓二中 樊雄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识记文中生字、新词及谚语,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重点一)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运用的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重点二、难点)

3、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和知识,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10月30日)

▲课时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内容要点;

3、理清作者思路。(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第一、三、四句,

结合生活经验猜第二句的内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猜出“雨”后,补上诗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思考:你是怎样猜出雨

的?(黑云会带来雨)。那么白云呢?人们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发现了云和天气是有关系的。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

采用竞赛形式快速阅读全文。

1、默读要求: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抓住主要信息,有一定速度。(≥500字/分钟,字词积累暂时不管,放在下节语文课完成)。

2、默读测速:本文共1461字,老师在第2、3、4分钟时各报一次时,读完全文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并计算默读速度。(默读速度=全文字数/默读时间)。 3、默读效果检测:

①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分)

明确: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云的光彩有哪几种?(3分)

明确:云的光彩有四种:晕、华、虹、霞。

③判断正误:《看云识天气》一文具体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和知识。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科学预报天气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 ×)(2分)

注:取阅读速度最快的5人,再从中找出答得最好的人,掌声鼓励。

三、理清思路:

1、找出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的段落(全文重点),写出根据云推测的天气,格式如下:

云的名称→何种天气(文中关键词) 示例: 卷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① 学生细读3—6段,写出看云所识的天气。 ② 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展示各种云的图片:

云的名称→何种天气

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积 云→灿烂的阳光 高积云→晴天 卷层云→转阴

高层云→几个钟头内将下雨或雪 雨层云→连绵的雨雪来临

积雨云→暴雨

晕→大风雨

华→变大则晴,变小则雨 虹→东虹无雨,西虹大雨 霞→朝霞雨,晚霞晴

2、比较第3—6段,看看各段有什么侧重?(注意过渡句)与第2段有关系吗?

①各段侧重点: 第3段写晴天的云 第4、5段写雨雪前的云 根据云的形态推测天气 第6段写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

②与第2段的关系:

第3、4、5段与第2段关系密切,第3段照应第2段的“薄云”“晴朗”;第4、5段照应第2段的“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即第2段与第3、4、5段为总分关系,应合并为一层,第2段为该层中心句。

第6段与第2段关系疏远,与第2—5段为并列关系。 3、细读第1段,概括内容要点。

方法提示:找中心句,如不止一句,要比较选择。 学生可能会找: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②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什么样的天气。(中心句)

辨析依据:云和天气的关系。 4、细读第7段,概括内容要点。 方法提示:抓关键词,合并要点。 交流明确:看云识天气的意义与局限。 5、第2—6段与第1、7段有什么关系?

总→分→总(逻辑顺序) 四、课堂小结:

完成全文的结构条理图:( )中填写自然段序号,__上填写关键词,〔 〕中填写结构方式。

( 1 )一、云和天气的关系:招牌 〔总〕 看 (2—5)云的形态 云 识(2—6) 二、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分〕 天 气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彩:阴雨风雪